[发明专利]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4718.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真也;仲井间裕之;榊原健吾;山崎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在该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中,支托板包括缸室、第一引导表面以及第二引导表面。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的内周缘分别由缸室形成。当压缩机的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最大时,第一受引导表面和第二受引导表面分别与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在第一位置处彼此线接触。此时,第一滑动接触宽度和第二滑动接触宽度最大。当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最小时,第一受引导表面和第二受引导表面分别与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在第二位置处彼此线接触。此时,第一滑动接触宽度和第二滑动接触宽度最小。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板式 排量 压缩机 | ||
【主权项】:
一种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中具有吸入室(33)、排出室(35)、旋转斜板室(25)以及多个缸孔(21A);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1)中并具有旋转轴线(O);旋转斜板(5),所述旋转斜板(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在所述旋转斜板室(25)中旋转;连杆机构(7),所述连杆机构(7)设置在所述驱动轴(3)与所述旋转斜板(5)之间,并且允许改变所述旋转斜板(5)相对于以与所述驱动轴(3)的所述旋转轴线(O)垂直的方式延伸的平面的倾斜角度;多个活塞(9),所述多个活塞(9)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容纳在相应的所述缸孔(21A)中;转换机构(11A、11B),所述转换机构(11A、11B)将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活塞(9)在相应的所述缸孔(21A)中的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具有根据所述旋转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度的冲程长度;致动器(13),所述致动器(13)改变所述旋转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度;以及控制机构(15),所述控制机构(15)控制所述致动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7)包括支托构件(51)和旋转斜板臂(5E、5F),其中,所述支托构件(51)在所述旋转斜板室(25)中固定在所述驱动轴(3)上并与所述旋转斜板(5)相对,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从所述支托构件(51)传递至所述旋转斜板臂(5E、5F);所述支托构件(51)具有插入孔(510)、缸室(51A)以及引导表面(54A、54B),其中,所述驱动轴(3)插入通过所述插入孔(510),所述缸室(51A)从所述支托构件(51)的所述旋转斜板(5)侧以围绕所述插入孔(510)的方式凹进,所述引导表面(54A、54B)引导所述旋转斜板臂(5E、5F);所述引导表面(54A、54B)具有内周缘(541、542)并从所述内周缘(541、542)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内周缘(541、542)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在所述缸室(51A)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引导表面(54A、54B)彼此重叠的部分处;在所述旋转斜板臂(5E、5F)上具有受引导表面(520、521),所述受引导表面(520、521)随着所述旋转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度的减小而在所述引导表面(54A、54B)上沿所述驱动轴(3)的径向方向从外周侧朝向所述内周缘(541、542)滑动;所述致动器(13)具有所述支托构件(51)、可动体(13A)以及压力控制室(13B),其中,所述可动体(13A)设置在所述支托构件(51)与所述旋转斜板(5)之间并且能够在所述缸室(51A)内移动,所述压力控制室(13B)形成在所述缸室(51A)与所述可动体(13A)之间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压力控制室(13B)中的压力使所述可动体(13A)移动;将滑动接触宽度(S1、S2)限定为在所述引导表面(54A、54B)与所述受引导表面(520、521)之间沿与所述旋转斜板臂(5E、5F)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滑动接触的宽度;以及在所述旋转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度最大时所述滑动接触宽度(S1、S2)最大,并且在所述旋转斜板的所述倾斜角度最小时因为所述引导表面(520、521)的一部分面向所述缸室(51A)而使得所述滑动接触宽度(S1、S2)最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471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