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8581.7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超;张泓;胡宏海;黄峰;张春江;张雪;张荣;陈文波;刘倩楠;黄艳杰;路立立;郭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绿茶叶末、金银花及刺梨汁为主要原料,分别对绿茶叶末和金银花进行三次浸提,得到相应浸提液,并选用鲜刺梨压榨成汁与所得浸提液混合后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混合浓缩液;向混合浓缩液中添加总体积3‑4%的麦芽糖醇进行调配,当混合液的浓度达到30‑40%时,进行喷雾干燥,即得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本发明加工简单,不加入任何人工合成的添加剂、防腐剂,充分利用原料间营养互补的优势,制得的速溶绿茶粉冲水之后,溶解迅速、香味纯正、醇厚爽口、风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健胃消食、抗衰老、抗疲劳之功效,适合各年龄段消费群体食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银花 刺梨 复合 速溶 绿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茶400‑600,金银花30‑50及刺梨5‑10;所述的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浸提,将绿茶及金银花分别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进行浸提,分别得到绿茶浸提液和金银花浸提液;步骤二、混合浓缩,将绿茶浸提液、金银花浸提液及刺梨汁混合后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混合浓缩液;步骤三、喷雾干燥,将所得混合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既得所述金银花刺梨复合速溶绿茶粉;其中,步骤一中绿茶的浸提采用三次浸提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一次浸提,将绿茶与9‑11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28‑34℃下浸提43‑47min,过滤,得到一次绿茶渣及一次绿茶浸提液;步骤B、二次浸提,将所得一次绿茶渣与9‑11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68‑72℃下浸提13‑17min,过滤,得到二次绿茶渣及二次绿茶浸提液;步骤C、三次浸提,将所得二次绿茶渣与7‑8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78‑82℃下浸提48‑53min,过滤,得到三次绿茶渣及三次绿茶浸提液;步骤D、混合,将所得一次绿茶浸提液、二次绿茶浸提液及三次绿茶浸提液混合,即得到所述绿茶浸提液;另外,所述刺梨采用由刺梨压榨而成的刺梨汁5‑10重量份,所述绿茶采用绿茶叶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085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灰分的猪血红蛋白脱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虾干制备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