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降低成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4201.9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剑锋;李旭;孙冀阳;章冶诚;翟建民;陈宗华;张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45/08;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降低成本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增设了水循环热交换装置与乳化液循环系统,合理利用了能源,节能环保,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发明涉及金属铜的加工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连轧 生产 降低成本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降低成本的方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其特征在于对现有技术中如下工序进行改造:a.熔炼:电解铜原料经熔炼后成为铜液,所述铜液经下流槽进入中间包准备浇铸,压缩空气通过设于所述下流槽上的增氧管进入下流槽,在所述增氧管上增设一个水循环热交换装置(100)对增氧管中的压缩气体在进入下流槽前进行预加热升温,所述水循环热交换装置主要包括温控系统(101)和热交换套管(102),所述热交换套管套于增氧管外表面,热交换套管上设有导入口(103)、导出口(104)和内腔(105);b.铸造:将铜液浇铸在连铸机上后进行铸造,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水在升温后通过导管从所述导入口进入所述水循环热交换装置的内腔,与所述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降温后从所述导出口流出,再次进入所述连铸机,如此循环;c.轧制:铜液经铸造后得到铸坯,所述铸坯在铣边后在轧机上进行轧制,在轧制时需同时用乳化液对铸坯进行喷射以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增设一个乳化液循环系统,所述乳化液循环系统包括乳化液箱、高压除磷泵、轧机、乳化液收集器、乳液旋流分离器、热交换管道和沉淀系统,乳化液从所述乳化液箱通过导管依次流经高压除磷泵、轧机、乳化液收集器、乳液旋流分离器、热交换管道和沉淀系统,最后回到乳化液箱;d.吹干:铸坯经轧制后得到半成品铜杆,对所述半成品铜杆在清洗后进行吹干,最后经涂蜡、包装得到成品,在所述吹干过程中使用压缩空气对半成品铜杆进行吹干,所述压缩空气在吹干前流经所述乳化液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管道与乳化液进行热交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242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定位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8mm直径低氧光亮铜杆表面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