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2783.X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闫永梅;曹敏;张林山;丁心志;王昕;王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主动配电网的任何一个树的树支数;S2:主动配电网支路传输功率之和最小为目标,给定支路传输功率约束,呈辐射状的网络结构且满足节点功率平衡;S3: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S4:等式约束为潮流约束和网络辐射状约束两种约束;S5:不等式约束为节点电压约束、有功、无功出力约束和支路电流约束三种约束组成;S6:在潮流方程中都与sij相乘,只有当sij=1时,支路接入主动配电网计算。本发明能够降低网损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网控制、分布式发电接入,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本发明使主动配电网复杂的潮流计算简单化,方便易行,使主动配电网控制和调节方法更为科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配电网 潮流 计算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主动配电网的任何一个树的树支数为式(1):M=nb‑1 (1)主动配电网呈辐射状运行需满足如下条件:①网络包含的支路数目为:M=nb‑1;②网络中所有节点必须是连通的;S2:主动配电网支路传输功率之和最小为目标,给定支路传输功率约束,呈辐射状的网络结构且满足节点功率平衡,公式如(2)~(7):![]()
![]()
![]()
![]()
![]()
![]()
其中,Ωb为系统的节点集合,Ωl是支路集合,
是出力节点的集合,nb为总节点数,sij是0‑1变量,为控制线路开断的状态变量,若线路断开则为0,若闭合,则为1;fij是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有功传输功率,gi是平衡节点i的有功出力,di是节点i的有功负载,
是支路ij的支路传输最大功率,
是平衡节点i的最大出力;S3: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
S4:等式约束为潮流约束和网络辐射状约束两种约束:S4.1:潮流约束![]()
![]()
S4.2:网络辐射状约束:![]()
![]()
![]()
![]()
![]()
其中:sij为线路的状态变量,若线路闭合,取sij=1,若线路断开,则取sij=0;联络点是不带负荷的节点,
是联络点的集合,式(12)~(15)既可保证含联络点的配电网没有环网出现,也能保证联络点在网络中不是终端节点;S5:不等式约束为节点电压约束、有功、无功出力约束和支路电流约束三种约束组成:S5.1:节点电压约束![]()
S5.2:有功、无功出力约束:![]()
![]()
S5.3:支路电流约束:![]()
其中:Ωb为系统的节点集合,Ωl是支路集合,
是与节点i相连的节点集合,
是出力接入点的集合,nb为总节点数,Vi为节点i电压的幅值,
和V分别为节点i电压幅值的上下限,为满足网络供电要求,其标幺值分别取值为[1,0.9];
是出力接入点的有功、无功输出功率,
是接入点的有功输出功率上下限,
是接入点的无功输出功率上下限,
分别是节点i有功负载和无功负载;Iij为节点i、j间的线路电流,
Iij分别为节点i、j间线路电流的上下限;S6:在潮流方程中都与sij相乘,只有当sij=1时,支路接入主动配电网计算,Pij、Qij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gij和bij分别为节点i、j间的电导和电纳;Pij、Qij是从i节点流向j节点的有功、无功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278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