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5237.X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斌;张金夫;齐永前;李宏;刘红梅;石学智;李庆齐;张莹洁;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连接为一体;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多个均安装在两道行走梁上的矩形支架和连接于多个矩形支架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两道行走梁底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栈桥总成包括位于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传统台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侧墙支护不合理以及侧墙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矩形 支架 隧道 施工 模板 台车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2),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3)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2)连接为一体;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1‑2)、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的矩形支架(1‑1)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1‑2)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连接件;两道所述行走梁(1‑2)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均沿所施工隧道的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安装有沿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21)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4);所述矩形支架(1‑1)包括左立柱(1‑1‑1)、右立柱(1‑1‑4)、连接于左立柱(1‑1‑1)与右立柱(1‑1‑4)顶部之间的上横梁(1‑1‑2)和位于上横梁(1‑1‑2)正下方的底横梁(1‑1‑3),所述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和底横梁(1‑1‑3)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部,所述底横梁(1‑1‑3)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且两道所述行走梁(1‑2)位于底横梁(1‑1‑3)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之间;所述栈桥总成(2)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所述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栈桥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后两侧的前液压升降机构和后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前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支撑立杆(2‑1)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正上方的前升降液压缸(2‑2),所述后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支撑立杆(2‑3)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正上方的后升降液压缸(2‑4);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7523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