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大菱鲆家系苗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9285.4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龙;王伟继;官健涛;王陌桑;栾生;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大菱鲆家系苗种培育方法,以解决目前大菱鲆家系苗种培育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在大菱鲆仔鱼发育的仔鱼开膘期,6-8天提前增加轮虫投喂密度,9-11天适量减少轮虫投喂密度,保持温度稳定,更有利于促进仔鱼顺利、快速开膘,提高存活率,缩短开膘时间;18-22天适当增加卤虫的投喂密度,可加快稚鱼的转眼,提高存活率,缩短转眼时间;30-45天延长投喂卤虫时间,结合人工配合饲料,可缩短稚鱼至幼鱼阶段的发育时间,加快鱼苗的后期生长;60-90天培育水温适当提高至19℃±0.5℃,更有利于幼鱼的生长,60-75天幼鱼即可生长至5-6cm商品苗,80-90天可生长至7-8cm大规格苗种,进而缩短了大菱鲆苗种的整个培育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大菱鲆 家系 苗种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快速大菱鲆家系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有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交配、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步骤;所述的苗种培育步骤如下:前期培育:把孵化至第3天仔鱼放入培育容器中,密度为6000粒/m2;初始水温为14℃,孵化出苗1‑4天每天升温0.5℃至16℃保持恒温,在6‑8天水温逐渐升到17℃,在9‑11天保持恒温进行培育,在12‑17天水温逐渐升至18.0℃,在培育第18‑22天保持恒温,23天后水温升至19℃保持恒定;培育期间首先投喂的小球藻和轮虫,从12‑13天开始投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中期培育:鱼苗培育25‑60天阶段,调节培养密度为1500‑2000尾/m2,水温19℃;投喂的饵料为卤虫和粒径为0.3‑0.8mm的大菱鲆微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5%‑10%,一天投喂5次,从第30天开始卤虫投喂量由1.0个/ml逐渐减少为0.5个/ml,第45天停喂卤虫;后期培育:在培育60天后,调节密度为1000‑1500尾/m2,水温19℃±0.5℃;投喂粒径为1.0mm左右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10%‑15%,每天投喂5次;在培育期间进行吸污操作和换水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192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