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紫色非硫细菌菌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5653.9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丽;张光明;李相昆;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紫色非硫细菌菌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生物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的方法。它按以下步骤提高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一、调节有机废水pH值为6.5~7.5,然后向有机废水中投加金属离子Fe2+,再投加紫色非硫细菌,制成发酵初液;二、将步骤一的发酵初液在光照强度为1000~3000lux、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5~1.0mg/L、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发酵。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生物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相比菌体产率和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废水COD去除率也达到9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乙酰丙酸 产率 紫色非硫细菌 菌体 发酵 有机废水 溶解氧浓度控制 生物体 金属离子 生物合成 废水COD 去除 光照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紫色非硫细菌菌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提高紫色非硫细菌菌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一、调节有机废水pH值为6.5~7.5,然后向有机废水中投加金属离子Fe2+,再投加紫色非硫细菌,制成发酵初液;二、将步骤一的发酵初液在光照强度为1000~3000lux、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5~1.0mg/L、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发酵,即实现紫色非硫细菌菌体5‑氨基乙酰丙酸产率的提高;其中,所用紫色非硫细菌为红杆菌科的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ATCC17023;步骤一发酵初液中金属离子Fe2+的浓度为50μmol/L~600μmol/L;步骤一有机废水的COD含量为6000~10000mg/L,总氮含量为400~800mg/L,总磷含量为20~60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656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