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6217.4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冰;邢贺;张桂菊;王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光栅结构的偏振装置。它的LED芯片包括由衬底、n型GaN层、p型GaN层、量子阱、过渡层、空气隙和表面金属光栅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在过渡层和表面金属光栅结构之间加入空气隙,构成复合光栅结构,空气隙的厚度为60~350nm。与传统的亚波长金属光栅实现偏振相比,在过渡层和金属光栅结构中间加入空气隙,可以实现更优良的偏振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振 发光二极管 | ||
【主权项】:
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其结构为n型GaN层(2)生长于衬底(1)之上,量子阱(3)生长于n型GaN层之上,p型GaN层(4)生长于量子阱之上,过渡层(5)生长于p型GaN层之上,其特征在于:在发光二极管的出光端面上设置一个复合光栅结构,所述的复合光栅结构为在过渡层(5)和表面金属光栅结构(7)之间加入空气隙(6),空气隙的厚度为60~350nm,过渡层(5)的厚度为50~250nm,表面金属光栅的周期为60~400nm, 占空比为0.2~0.9,深度为60~4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1621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扭簧电动滑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