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5968.3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武晋平;武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晋平 |
主分类号: | B60K17/14 | 分类号: | B60K17/1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00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能耗较大影响行驶里程的问题。电动机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主动齿轮I上啮合有从动齿轮I,电动机I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I,主动齿轮II上啮合有从动齿轮II;转向盘的输出端与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接触器I和接触器II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开触点、电阻器I、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闭触点、电阻器II、电动机I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电动机II依次串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能损耗的同时,节能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节能 增效 驱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架后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机I(1)、电动机II(2)和控制系统,电动机I(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3),主动齿轮I(3)上啮合有与车架左后轮(4)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5),电动机II(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I(6),主动齿轮II(6)上啮合有与车架右后轮(7)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I(8);控制系统包括转向盘(9)、传感器(11)、蓄电池(10)、单片机(12)、接触器I(13)、接触器II(14)、电阻器I(15)、电阻器II(16),转向盘(9)的输出端与传感器(11)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2)的输出端与接触器I(13)和接触器II(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0)、接触器I(13)的常开触点、电阻器I(15)、电动机I(1)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13)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1)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I(14)的常闭触点、电阻器II(16)、电动机II(2)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I(14)的常开触点、电动机II(2)依次串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晋平;,未经武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759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