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串联毛竹筒为载体的组合圆环形生态浮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119.4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施积炎;吴小东;聂泽宇;何俊昱;黄皓旻;方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毛竹筒为浮体构件的组合圆环形生态浮岛载体,浮岛载体为组合圆环形状,包括短竹筒、细铁丝、固定毛竹竿、固定斜拉绳、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防滑圈。细铁丝将毛竹筒紧致串联形成竹筒圈,若干个竹筒圈组合形成圆环状的浮岛载体。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较低、材料生态、安装和固定简单、稳定、景观和除污效果都较好、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可应用于浅水湖泊、河道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也可以应用于景观水体的构建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毛竹 载体 组合 圆环 生态 | ||
【主权项】:
一种以毛竹筒为浮体构件的组合圆环形生态浮岛载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短竹筒(1)、细铁丝(2)、固定毛竹竿(3)、固定斜拉绳(4)、第一固定圈(5)、第二固定圈(6)、防滑圈(7);其中,细铁丝(2)将多个短竹筒(1)紧致串联成大小不一的竹筒圈,竹筒圈的直径不超过2000mm,大小不一的竹筒圈构成组合圆环形的浮岛载体,两个竹筒圈的间距为150mm‑200mm;六根细铁丝(2)分别由外到内穿过每个竹筒圈上的短竹筒(1),细铁丝(2)的一端汇集于组合圆环的中心并拧成第一固定圈(5),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最外层竹筒圈上的短竹筒(1)上,使整个组合圆环形载体被六等分;固定毛竹竿(3)垂直锤击插入底泥中且高出水面,再将载体中心处的第一固定圈(5)套在毛竹竿上;在固定毛竹竿(3)上位于第一固定圈(5)的上下位置分别安装一个防滑动圈(7),防滑动圈(7)缠绕在固定毛竹竿(3)上,六根固定斜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毛竹竿下部的第二固定圈(6)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组合圆环载体上分布均匀的六个节点上,第一固定圈(5)和第二固定圈(6)的内径大于毛竹竿外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841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连接端子
- 下一篇:一种回流搅拌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