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温真空多层绝热异形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624.7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岭;唐强;刘忠明;张振华;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L59/065;F16L5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温真空多层绝热异形管路,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燃料加注装置,包括形状为“┯”型的第一三通组件、第三三通组件,以及形状为“┷”型的第二三通组件,第一三通组件和第二三通组件、第二三通组件和第三三通组件通过连接管、连接处补偿器依次焊接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接头少、占用空间小,管路漏热量小,低温液体加注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的新型低温真空多层绝热异形管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低温 真空 多层 绝热 异形 管路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低温真空多层绝热异形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为“┯”型的第一三通组件(1)、第三三通组件(3),以及形状为“┷”型的第二三通组件(2), 所述第一三通组件(1)包括第一外管总成(16)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管总成(16)内的第一内管总成(11),所述第一内管总成(11)和所述第一外管总成(16)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外管总成(16)包括水平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外管(12)、第二外管(13),以及垂直焊接在所述第一外管(12)、第二外管(13)连接处的第三外管(14),所述第三外管(1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外管(12)、第二外管(13)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外管(12)、第二外管(13)、第三外管(14)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外管(12)的左端套设有第一真空焊接接头(15),所述第二外管(13)的前方表面上设有自封闭真空封口塞(6),所述真空封口塞(6)位于所述第三外管(14)的右侧; 其中,所述第一内管总成(11)包括管径相同的第一内管(111)、第二内管(112)、第三内管(113)、第四内管(114),所述第一内管(111)、第二内管(112)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一外管(12)、第二外管(13)内,所述第三内管(113)与第四内管(114)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三外管(13)内; 所述第二三通组件(2)包括第二外管总成(26)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外管总成(26)内的第二内管总成(21),所述第二内管总成(21)和所述第二外管总成(26)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外管总成(26)包括水平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外管(22)、第五外管(23),以及朝上垂直焊接在所述第四外管(22)、第五外管(23)连接处的第六外管(24),所述第六外管(2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四外管(22)、第五外管(23)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第四外管(22)、第五外管(23)、第六外管(24)的管径相同,所述第六外管(24)的上端口外周套设有真空法兰接头(25), 其中,所述第二内管总成(21)包括管径相同的第五内管(211)、第六内管(212)、第七内管(213)、第八内管(214),所述第五内管(211)、第六内管(212)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四外管(22)、第五外管(23)内,所述第七内管(213)与第八内管(214)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六外管(24)内; 所述第三三通组件(3)包括第三外管总成(36)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外管总成(36)内的第三内管总成(31),所述第三内管总成(31)和所述第三外管总成(36)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外管总成(36)包括水平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七外管(32)、第八 外管(33),以及朝前垂直焊接在所述第七外管(32)、第八外管(33)连接处的第九外管(34),所述第九外管(3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七外管(32)、第八外管(33)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七外管(32)、第八外管(33)、第九外管(34)的管径相同,所述第八外管(33)的右端设有第二真空焊接接头(35), 其中,所述第三内管总成(31)包括管径相同的第九内管(311)、第十内管(312)、第十一内管(313)、第十二内管(314),所述第九内管(311)、第十内管(312)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七外管(32)、第八外管(33)内,所述第十一内管(313)与第十二内管(314)同轴焊接在一起后位于所述第九外管(34)内; 还包括连接管(4)、连接处补偿器(5),所述第一三通组件(1)、第二三通组件(2)、第三三通组件(3)通过所述连接管(4)、连接处补偿器(5)依次焊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管(4)设于所述第二外管(13)与所述第四外管(2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五外管(23)与所述第七外管(32)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处补偿器(5)设于所述第二内管(112)与所述第五内管(21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六内管(212)与所述第九内管(311)的连接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686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