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水除盐水混合回收缓冲罐及除氧乏汽冷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453.7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秀;张仁涛;杨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巴威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F22D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水除盐水混合回收缓冲罐及除氧乏汽冷凝系统,承压缓冲罐上连接有位于上层的第一、三进水管和位于下层的第二、四进水管;合成氨冷却除盐水和变换冷却除盐水分别接入第一、三进水管,煅烧炉冷凝水和流化床冷凝水分别接入第二、四进水管;缓冲罐乏汽进入第一换热器被循环冷却水冷却成为缓冲罐乏汽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收集罐并排放不凝性气体,缓冲罐乏汽冷凝水由第二水泵补入承压缓冲罐;承压缓冲罐出水由第一水泵送入高压除氧器,除氧箱排水由第三水泵送入锅炉补水管;除氧乏汽进入第二换热器被冷凝成除氧乏汽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收集罐;承压缓冲罐底板上设有排污口。该装置冷凝水余热利用率高且运行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盐水 混合 回收 缓冲 氧乏汽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冷凝水除盐水混合回收缓冲罐及除氧乏汽冷凝系统,包括煅烧炉冷凝水、流化床冷凝水、合成氨冷却除盐水和变换冷却除盐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的承压缓冲罐,所述承压缓冲罐的圆周上垂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和第四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的管口相对且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四进水管的管口相对且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四进水管;所述合成氨冷却除盐水和变换冷却除盐水分别接入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煅烧炉冷凝水和流化床冷凝水分别接入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四进水管;所述承压缓冲罐的顶壁中部连接有缓冲罐排汽管,所述缓冲罐排汽管上由下往上依次安装有逆止阀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缓冲罐乏汽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缓冲罐乏汽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收集罐的缓冲罐乏汽冷凝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冷凝水收集罐的冷凝水收集罐出水管与第二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管接入所述承压缓冲罐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口和第一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出口分别与外部的循环冷却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第一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口的入口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第一换热器缓冲罐乏汽冷凝水出口的出口管上安装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一不凝性气体排放管;所述承压缓冲罐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缓冲罐出水管,所述缓冲罐出水管的下端穿过承压缓冲罐的底板与第一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口经第五控制阀接入高压除氧器的除氧头进水管,所述高压除氧器的除氧箱排水管接入第三水泵的入口,所述第三水泵的出口接入锅炉补水管,外部蒸汽通过第四控制阀接入除氧蒸汽管,所述高压除氧器的除氧头顶部连接有排放除氧乏汽和不凝性气体的除氧头排汽管;所述除氧头排汽管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器除氧乏汽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器除氧乏汽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收集罐的除氧乏汽冷凝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口和第二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出口分别与外部的循环冷却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第二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口的入口管道上安装有第六控制阀,第二换热器除氧乏汽冷凝水出口的出口管上安装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不凝性气体排放管;所述承压缓冲罐的底板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巴威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巴威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144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面安装抛动机构的清洗机
- 下一篇:真空压缩高温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