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重分子束质谱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763.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岳;齐飞;潘洋;杨玖重;王国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27/6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重分子束质谱联用装置。包括热重分析仪、质量分析器、电离源、和分子束取样机构;所述电离源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电极;所述分子束取样机构具有二级差分抽气结构,其一端连通着热重分析仪的加热炉,另一端连接电离源的电离腔,并对应着电离区域;分子束取样机构为二级差分结构,包括管状的加热炉和取样喷嘴,加热炉内坩埚上的被测物在温度作用下产生逸出产物,逸出产物在气压作用下经过分子束取样机构进入电离源,再进入质量分析器,气压逐级递减,逸出产物在电离源的电离腔内形成分子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束质谱 联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热重分子束质谱联用装置,包括热重分析仪(1)和质量分析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离源(3)和分子束取样机构(2);所述电离源(3)包括管状的电离腔和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第三电极(33),第三电极(33)的末端连接着质量分析器(4)的加速电极;分子束取样机构(2)为二级差分结构,包括管状的加热炉(12)和取样喷嘴,加热炉(12)内中部同轴设有坩埚(13),坩埚(13)的底部连通着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杆的下端连通着热重分析仪(1)的天平;加热炉(12)内上部同轴设有取样喷嘴,取样喷嘴为二级差分结构,其下端为进口,且进口位于坩埚(13)的上方;加热炉(12)的上端连接电离源(3)的电离腔,且对应着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之间的电离区域;加热炉(12)的下端密封连接着热重分析仪(1)的外壳体;所述坩埚(13)上的被测物在温度作用下形成逸出产物(23),逸出产物(23)在气压作用下经过分子束取样机构(2)进入电离源(3),再进入质量分析器(4),气压逐级递减,逸出产物(23)在电离源(3)的电离腔内形成分子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4776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