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生物柴油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107.6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桢芬;苏有勇;赵逸群;王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C3/10 | 分类号: | C11C3/10;C10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生物柴油制备装置,属生物能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系统、控制系统、泵系统、搅拌系统和储料罐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滚轮以及辅助反应原料罐的设计,实现了装置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各种泵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使得制备过程完整、精确;废水罐的设计使得产生的废水能得到集中处理,避免随处排放而造成二次污染;该装置使用灵活,操作方便,生物柴油品质高,副产品甘油得以回收,清洁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生物 柴油 制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移动式生物柴油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系统、控制系统、泵系统、搅拌系统和储料罐系统;所述主体系统包括推杆(1)、进油口(6)、平台(7)、硫酸进管(11)、废水出管(12)、主体(13)、甲醇+催化剂进管(14)、进水管(15)、观察窗(16)、阀门(17)、支脚(18)、出口管(19)、滚轮(20)、斜面Ⅰ(27)、电导率传感器(28)、电热丝(29)、斜面Ⅱ(30)和进管(31);其中主体(13)的上部是平台(7),同时安装有推杆(1),底部有四个支脚(18),后面两个支脚(18)上装有滚轮(20),进油口(6)开于平台(7)上,主体(13)一侧安有硫酸进管(11)和废水出管(12),另一侧安有甲醇+催化剂进管(14)和进水管(15),主体(13)另一侧底部开有观察窗(16)以及出口管(19),阀门(17)安装在出口管(19)上,斜面Ⅰ(27)和斜面Ⅱ(30)位于主体(13)内部下部,电热丝(29)布满整个主体(13)底部,电导率传感器(28)安于底部中间,进管(31)一端伸入主体(13)底部,另一端连接泵Ⅰ(3);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和与其他设备的连线;其中控制器(2)与泵Ⅰ(3)、泵Ⅱ(4)、泵Ⅲ(8)、泵Ⅳ(9)、泵Ⅴ(10)、电机(5)、电导率传感器(28)以及电热丝(29)均有电连接;所述泵系统包括泵Ⅰ(3)、泵Ⅱ(4)、泵Ⅲ(8)、泵Ⅳ(9)和泵Ⅴ(10);其中泵Ⅰ(3)、泵Ⅱ(4)位于控制器(2)正前方,泵Ⅲ(8)、泵Ⅳ(9)和泵Ⅴ(10)位于控制器(2)右侧,泵Ⅰ(3)进管(31)伸入主体(13)底部,出管连入废水罐(21),泵Ⅱ(4)进管伸入硫酸罐(22),出管连入主体(13)内,泵Ⅲ(8)进管伸入水罐(23),出管连入主体(13)内,泵Ⅳ(9)进管伸入甲醇+氢氧化钠罐(24),出管连入主体(13)内,泵Ⅴ(10)进管与出管均伸入甲醇+氢氧化钠罐(24)中;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5)、杆(25)和搅拌叶片(26);其中杆(25)上端连接电机(5),下端连接搅拌叶片(26);所述储料罐系统包括废水罐(21)、硫酸罐(22)、水罐(23)和甲醇+氢氧化钠罐(24);其中废水罐(21)、硫酸罐(22)、水罐(23)和甲醇+氢氧化钠罐(24)分别位于主体(13)内上部,废水罐(21)、硫酸罐(22)固定于左侧,水罐(23)、甲醇+氢氧化钠罐(24)固定于右侧,两侧罐体间分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611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孔大批量培养皿移动架
- 下一篇:硫醚合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