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383.4 | 申请日: | 2014-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修治;和田康裕;山形光晴;塚野保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8 | 分类号: | B21D22/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第1工序中,通过凸台成形用冲头(20)的第2平面部(24)将被加工件(10)的容器开口端(14)向下方推入,并将被加工件(10)的一部分向模孔里部(37)内推入,成形为具有凸台部(51)、沿着模倾斜部(33)的容器倾斜部(52)、第2侧壁部(35)的容器侧壁部(53)的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50)。在第2工序中,将在第1工序中增厚的被加工件(50)的容器倾斜部(52)通过压下用冲头(60)的冲头倾斜部(63)和压下用模(70)的模倾斜部(73)夹压,得到均匀的板厚的容器倾斜部(52)。在第3工序中,将被加工件(50)的侧壁部(54)通过挤拉用冲头(90)和挤拉用模(100)夹压而挤拉成形,得到板厚均匀的凸台部(51)。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圆筒 容器 成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的成形方法,是将具有容器底部和经由容器曲面部与上述容器底部连续的容器侧壁部的带底圆筒容器成形为在底部具有凸台部的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工序,使用凸台成形用模、上述凸台成形用模和中心轴被配置在同轴上的凸台成形用冲头;第2工序,使用压下用模、上述压下用模和中心轴被配置在同轴上的压下用冲头;第3工序,使用挤拉用模、上述挤拉用模和中心轴被配置在同轴上的挤拉用冲头;上述凸台成形用模、上述压下用模及上述挤拉用模都具有模孔,上述模孔包括在沿着上述中心轴的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侧壁部、经由第1曲面部与上述第1侧壁部连续并随着向上述第1方向前进而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扩开的模倾斜部、以及经由第2曲面部与上述模倾斜部连续并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2侧壁部而构成;上述凸台成形用冲头具有形成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外缘部上的阶差槽部;上述压下用冲头具有冲头倾斜部;上述挤拉用冲头是具有比上述第1侧壁部的内径小的外径的柱状;在上述第1工序中,将上述带底圆筒容器作为被加工件,设为上述带底圆筒容器的上述容器底部侧被上述模倾斜部支承的状态,在将上述带底圆筒容器的容器开口端用上述阶差槽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约束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凸台成形用冲头相对移动以插入到上述模孔中,将上述带底圆筒容器的一部分向上述模孔的被上述第1侧壁部包围的模孔里部内推入,将上述带底圆筒容器成形为具有上述模孔里部内的凸台部、沿着上述模倾斜部的容器倾斜部、成形为具有沿着上述第2侧壁部的上述容器侧壁部的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在上述第2工序中,将在上述第1工序中成形的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作为被加工件,通过使上述压下用冲头相对移动以插入到上述模孔中,将在上述第1工序中通过上述容器侧壁部的原材料流入而增厚的上述容器倾斜部用上述冲头倾斜部和上述模倾斜部夹压,使上述容器倾斜部的剩余材料向上述凸台部的侧壁部流入;在上述第3工序中,将在上述第2工序中成形的带有凸台的圆筒容器作为被加工件,通过使上述挤拉用冲头相对移动以插入到上述模孔里部中,将在上述第2工序中使上述容器倾斜部的剩余材料流入后的上述凸台部的侧壁部挤拉成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243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蒸汽空气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