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结构体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3286.1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尻洋子;绫野贤;福原直人;谷口英树;武部贵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公立大学法人横滨市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5/071;C12N5/0735;C12N5/0775;C12M3/00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全面地捕捉成熟细胞的基因模式的组织结构体及其制作方法。组织结构体是通过与从血管细胞、间充质细胞、由血管细胞分泌的因子、由间充质细胞分泌的因子、由血管细胞与间充质细胞两者存在而分泌的因子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细胞和/或因子一起,将来自干细胞的内胚层、外胚层或中胚层细胞进行共培养而得到的组织结构体;对于多种功能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测定出的值,所述组织结构体由该值相比于从胎儿采集的细胞或生物体组织更接近从成人体采集的细胞或生物体组织的值的生物体组织而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组织结构体,其是通过使用培养表面为细胞非粘接表面的培养容器将来自人工多能性干细胞的肝脏内胚层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共培养而得到的,/n其中所述肝脏内胚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以10:5~10:1~2的比例进行共培养,并且以成为每1个微容器20个~2000个的密度接种细胞,/n对于多种功能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测定出的值,所述组织结构体的该值相比于从胎儿采集的细胞或生物体组织更接近从成人体采集的细胞或生物体组织的值,/n所述组织结构体为球状体形状,球状体的直径为50μm~2mm,/n所述多种功能为选自VKORC1、UBD、TNFSF10、TDO2、TAP1、STARD10、SORD、SMPDL3A、SERPING1、SARDH、RGN、PXMP2、PSMB9、PSMB8、PNPLA7、PLG、ORM2、ORM1、NFIC、MX1、MGLL、MAT1A、MAGIX、LRG1、KNG1、KLF9、ITIH4、IL13RA1、IGFBP4、IFIT1、HSD3B7、HRG、HP、HGD、HAMP、HAAO、G0S2、FTCD、FGGY、FBP1、F12、ETFDH、ENTPD8、DHRS1、DEFB1、CTSO、CLDN2、CFI、CFH、CFB、CES2、C3、APOC3、ANG、ALDOB、ALDH3A2、ALAS1、ACOX1、ACAT1、ABCC3和ABCA6所述的61种具有2倍改变倍率的基因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并且所选择的基因包括VKORC1、UBD、TNFSF10、TDO2、TAP1、SORD、SERPING1、PXMP2、PSMB9、PSMB8、PNPLA7、PLG、ORM2、ORM1、NFIC、MX1、MGLL、MAT1A、LRG1、KNG1、KLF9、ITIH4、IL13RA1、IGFBP4、IFIT1、HSD3B7、HRG、HP、HGD、HAMP、G0S2、FGGY、FBP1、F12、ETFDH、DEFB1、CTSO、CLDN2、CFI、CFH、CFB、C3、APOC3、ANG、ALDOB、ALDH3A2、ACAT1、ABCC3和ABCA6所述的49种具有10倍改变倍率的基因。/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公立大学法人横滨市立大学,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公立大学法人横滨市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32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