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壳体及涡轮壳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2322.3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隆雄;尾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铸造制成的涡轮壳体(2)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够降低排出气体的通气阻力并提升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在将从涡轮叶轮的轴线(K)到护罩部(23)的前端(23d)为止的径向距离设为R1,到涡旋部(21)的轮毂侧壁面(21c)的内周端(21d)为止的径向距离设为R2时,具有满足R1<R2的半径R2的开口部(16)形成在所述涡旋部(21)的轮毂侧。然后,在比护罩部(23)的前端(23d)靠径向外侧的面向涡旋流路(12)的护罩部(23)及涡旋部(21)的流路面(21a、21b、21c、23a)内,在将自护罩部(23)的前端(23d)起的规定范围设为区域A,将与区域A相邻的规定范围设为区域B时,区域A的流路面的粗糙度构成为小于区域B。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壳体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涡轮壳体(2),用于收纳借助排出气体来旋转的涡轮叶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壳体(2)通过铸造制成,包括:涡旋部(21),其在所述涡轮叶轮(5)的周围形成供向所述涡轮叶轮(5)供给的所述排出气体(G)流动的环状的涡旋流路(12);排气管部(22),其形成供通过了所述涡轮叶轮(5)的所述排出气体(G)沿着所述涡轮叶轮(5)的轴向流动的排气流路(14);护罩部(23),其在所述涡旋部(21)与所述排气管部(22)的连接部向轮毂侧突出地设置,所述护罩部(23)的外周面面向所述涡旋流路(12),并且所述护罩部(23)的内周面形成为在其与所述涡轮叶轮(5)的动翼(9)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隙(c);所述涡轮壳体(2)构成为,在沿着所述涡轮叶轮(5)的轴向的剖面上,将从所述涡轮叶轮的轴线(K)到所述护罩部(23)的前端(23d)为止的径向距离设为R1,将从所述涡轮叶轮的轴线(K)到所述涡旋部(21)的轮毂侧壁面(21c)的内周端(21d)为止的径向距离设为R2时,具有满足R1<R2的半径R2的开口部(16)形成在所述涡旋部(21)的轮毂侧,在沿着所述涡轮叶轮(5)的轴向的剖面上,在比所述护罩部(23)的前端(23d)靠径向外侧的面向所述涡旋流路(12)的所述护罩部(23)及所述涡旋部(21)的流路面(21a、21b、21c)内,将自所述护罩部(23)的前端(23d)起的在所述涡轮壳体(2)铸造后加工的规定范围设为区域A,将与所述区域A相邻的规定范围设为区域B时,所述区域A的流路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区域B的流路面的粗糙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8232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及其用户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