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手柔性传动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2718.9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5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邵忍平;李晶;邵博丽;汪亚运;齐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B25J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手柔性传动操纵机构,由行星轮机构、切换机构、人工手、手夹组成;其中,行星轮机构中行星轮采用双联行星齿轮,太阳轮直接与输入轴配合作为输入端,内齿轮固定在人工手的壳体上,行星架作为输出端与套筒固连;在切换机构中,切换机构外圈通过螺钉直接与套筒固定连接作为输入端,滚轮和输出轴配合作为输出端,拨叉通过导向柱连接在切换机构上,通过弧形推杆和弹簧的共同作用,导向柱沿滑行槽滑动,带动人工手柔性开合,实现可靠、柔性、连续的切换。人工手柔性传动操纵机构,采用双联行星轮传动,在满足传动比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小体积,增大了啮合重合度,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噪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柔性 传动 操纵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人工手柔性传动操纵机构,包括行星轮机构、切换机构、人工手、不完全齿轮、蜗轮、蜗杆、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双联行星齿轮、小传动比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输出轴、输入轴、第二太阳轮、行星轮、第一太阳轮、第一内齿轮、行星架、电动机、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高速套筒、低速套筒,电动机与第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输出轴与小传动比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太阳轮配合,带动行星轮转动,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固连,第一内齿轮固定在人工手壳体上,输入轴与高速套筒固连,行星架与低速套筒固连,且与输入轴连接,第一太阳轮带动行星架转动,双联行星齿轮的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一太阳轮啮合,双联行星齿轮的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啮合;小传动比行星齿轮机构与手夹固连;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器A、切换器B、销柱A、销柱B、摩擦块、弹簧、外套筒、滚轮、弧形推杆、导向柱、扭簧、套筒凹齿槽、拨叉、第二输出轴,切换器A与切换器B结构相同,切换器A的外套筒与高速套筒固连,切换器B的外套筒与低速套筒固连,第二输出轴与滚轮通过轴孔配合固连;摩擦块由多个扇形块组成,摩擦块固连在滚轮的滑行槽内,弹簧一端安装在滚轮上定位孔内,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摩擦块上,导向柱固定在滚轮上,拨叉通过销柱B与滚轮连接,拨叉两端有U型槽与导向柱配合,导向柱在U型槽内滑动;扭簧一端与输出轴固连,另一端与销柱B连接,弧形推杆一端与滚轮上的销柱A连接,且与摩擦块底端的销柱连接成转动副,弧形推杆另一端的滚轮与拨叉的拱形工作面接触;在弹簧与弧形推杆的作用下摩擦块沿滑行槽上下滑动,摩擦块的凸形齿与外套筒的套筒凹齿槽配合,切换器A接合,摩擦块的凸形齿与外套筒的套筒凹齿槽分离,切换器B脱开;切换机构通过第二输出轴与蜗杆、蜗轮和不完全齿轮配合,带动人工手开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27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免烧焊、免螺钉连接的油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再分布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