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3649.3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胡锦炎;段斌;朱永明;胡润;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彼此层状交错分布在壳体中的电池单体模块和储热模块,以及执行装配和定位的上盖板和锁紧螺杆;其中各个储热模块整体呈包芯结构,并包括处于各模块外层且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密封外壳、以及真空灌装在该密封外壳内腔且由导热材料和石蜡类相变材料共同混合而成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固化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并且在由其制成的密封外壳内腔内为所述复合相变材料预留有一定的真空间隙。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便于操控、可循环充放热使用的储热模块,并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解决难密封和相变材料易导致的膨胀压力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复合 相变 储热层 动力电池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该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系统壳体(7)、电池单体模块(4)、储热模块(3)、上盖板(8)和锁紧螺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模块(4)和储热模块(3)的数量均为多个,它们以彼此层状交错分布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系统壳体(7)构成的空间内,然后通过所述上盖板(8)和锁紧螺杆(10)予以封闭,其中各个电池单体模块(4)之间经由电极导线将正负电极串联起来并共同构成电池模组,各个储热模块(3)的侧面则安装有提环(6),并通过该提环来分别执行各储热模块(3)相对于其两侧电池单体模块(4)的嵌入及替换;此外,所述系统壳体(7)的顶部侧壁要高于所述电池单体模块(4)和储热模块(3)的上表面,并且所述上盖板(8)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凸出的固定法兰(9),由此沿着与所述电池单体模块(4)和储热模块(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对其执行定位;对于起到电池冷却作用的各个所述储热模块(3)而言,其整体呈包芯结构,并包括处于各模块外层且由高分子材料(12)制成的密封外壳、以及真空灌装在该密封外壳内腔且由导热材料(13)和石蜡类相变材料(14)共同混合而成的复合相变材料,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12)选自在高温脱模制造过程下发生固化的高分子材料,它的固化温度被设定为高于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并且在由其制成的密封外壳内腔内为所述复合相变材料预留有一定的真空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364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形电池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割的铅蓄电池自动配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