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导线耐张线夹反压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0570.6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杨井宇;张鹏;吴穹;曾继开;柯方超;周秋鹏;孙利平;廖晓红;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导线耐张线夹反压施工工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耐张压接管内部采用楔形线夹连接而不需要压接,外连接环与外层铝管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外层铝管采用反压方法,只要尾部预留长度准确,反压可以先预留压接管受力后释放空间,碳纤维导线压接时就能克服压接管管口抛股的问题,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导线 耐张线夹反压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碳纤维导线耐张线夹反压施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穿管:将导线表面擦净,导线长度不小于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长度的3倍,将导线端头穿入内衬管(7),再穿入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2)画印记:在导线端头处用楔型夹座(2)量取与楔型夹座(2)等长的导线长度,并画好印记,印记处的导线侧用胶布缠绕导线以防止导线散股;3)剥线:在印记处将铝股分层锯割,第一层铝线用锯弓直接隔断,第二层铝线在割到一半时停止割线,前后弯曲铝线使其断裂且防止损伤碳纤芯(3);擦去碳纤芯(3)上的油渍,并用专用细砂纸轻轻反磨碳纤芯(3),再擦净粉末,剥线即完成;4)安装:(A)将剥线完成后的碳纤芯(3)穿入楔型夹座(2)内,再将碳纤芯(3)穿入楔型夹(4)并夹住碳纤芯(3),使得碳纤芯(3)从楔型夹(4)中露出5~10mm,再安装连接环(5);将连接器(6)拧入楔型夹座(2)内,拧紧连接器(6)与楔型夹座(2);使得靠近导线的一端有20~40mm长的碳芯露出,楔型夹(4)的锥形端头从楔型夹座(2)端部向外伸出5mm;另一端的安装过程与此相同,最后拧紧连接环(5);(B)清除导线进入内衬管(7)部分的铝股氧化膜;(C)将电力脂均匀涂刷且完全覆盖在导线铝股上;沿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捻绕方向对已涂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并擦去多余电力脂;(D)将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安装到位,使得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与胶垫接触为止;(E)将连接环(5)与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引流板方向的相对角度80°~90°调正确;(F)在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的表面均匀涂脱模剂;5)外层铝管压接:(G)清除内衬管(7)表面氧化膜并在内衬管(7)表面上均匀涂刷电力脂,将内衬管(7)接入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内;(H)将连接环(5)与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的尾端预留45~48mm长度,用画印笔在连接环(5)上做好标记;(I)在耐张线夹管口端部标记线处开始依次设有第一模(1.1)、第二模(1.2)、第三模(1.3)、第四模(1.4)、第五模(1.5)、第六模(1.6)和第七模(1.7),沿第一模(1.1)至第七模(1.7)向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中的导线施压,所述第六模(1.6)和第七模(1.7)之间设有不压区(1.8);施压时第一模(1.1)至第六模(1.6)中相邻两模之间的重叠处不小于5mm,压接时在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上套设塑料薄膜;(J)压接第七模后,所述连接环(5)与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1)之间的橡皮圈必须受力,受力后使得橡皮向外翻;(K)实测压接后耐张线夹外层压接管的对边距不大于推荐值S,S=0.866×(0.993×管外径D)+0.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05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漏电提醒整理袋
- 下一篇:一种室外箱柜防凝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