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8082.6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6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盛铭;张兆锦;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 |
主分类号: | A61D1/14 | 分类号: | A61D1/14;A61D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穿刺针,属于兽医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穿刺放气针同时具有放气部和注药部,可以在向瘤胃灌注止酵消导或强心健胃药物的同时进行放气;另外,注药部可以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展开,旋转注药,并能手动控制注药部转动速度,在机械打击消泡的同时,防止了气泡食糜阻塞排气孔,同时能够将灌注药物多点、大范围、全方位地施于瘤胃内,使得放气、消泡和药物灌注的效果均大大提升;本发明还具有能自行回弹的放气结构,可以极大地节约术者的时间,允许术者在放气期间同时进行其他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瘤胃 放气 刺针 | ||
【主权项】:
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穿刺针,包括穿刺放气针本体,所述的穿刺放气针本体包括有放气部(1)和注药部(2),其特征是:所述的放气部(1)包括外管壳(11),所述的外管壳(11)下部侧壁设有数个放气孔(111),所述的外管壳(11)内还固定有内管套(12),所述的外管壳(11)内壁与内管套(12)外壁之间的间隙为放气通道,所述的放气通道中设有一调节管(3),所述的调节管(3)下部侧面设有能卡入放气孔(111)并将放气孔(111)密封的弹性片(31),所述的弹性片(31)上部能与放气孔(111)上边缘抵触卡位,每个弹性片(31)上部的调节管(3)管壁上均开设有与放气孔(111)形状、大小相同的调节孔(32),所述的调节管(3)下部设有回弹弹簧(33)和缓升气囊(35),所述的缓升气囊(35)的上部和调节管(3)底面固定连接,下部固定在放气通道底部,所述的回弹弹簧(33)的上部顶在调节管(3)底面,下部固定在放气通道底部,所述的缓升气囊(35)上设置有一单向阀(351),所述的单向阀(351)一端伸入缓升气囊(35)中,另一端伸入调节管(3)中,所述的单向阀(351)包括挡板(352)、阀片(353)以及阀片弹簧(354),所述的阀片弹簧(354)将阀片(353)顶在挡板(352)上,使阀片(353)与挡板(352)密封配合,所述的挡板(352)位于靠近缓升气囊(35)的一侧,阀片(353)位于靠近调节管(3)的一侧,所述的挡板(352)上开设一微孔(355),使缓升气囊(35)和调节管(3)通过该微孔(355)连通,所述的调节管(3)上部设有按压手柄(34),调节管(3)被压下时,所述的回弹弹簧(33)压缩,缓升气囊(35)压缩,缓升气囊(35)中气压上升,气体顶开阀片(353)溢出,弹性片(31)下移离开放气孔(111),调节孔(32)与放气孔(111)部分或全部对齐,放气通道部分或全部开放,下压力消失后,回弹弹簧(33)回弹,使缓升气囊(35)内为负压,空气通过微孔(355)缓慢流入缓升气囊(35),缓升气囊(35)伸展,弹性片(31)上移与放气孔(111)卡位密封,放气通道关闭;所述的注药部(2)滑动设置在内管套(12)中,所述的注药部(2)包括有软管结构(22),所述的软管结构(22)包括一个总管(221)和若干个分管(222),所述的总管(221)上端设有连接部(4),所述的总管(221)的下端与分管(222)的上端连通,所述的分管(222)下端为盲端,所述的连接部(4)包括有轴向贯通的连接环(41)以及接管(42),所述的总管(221)上端与连接环(41)下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环(41)上部与接管(42)下端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接管(42)上端与外界注药装置,每个所述的分管(222)外侧均固定有硬质支撑结构(21),每个所述的分管(222)内侧均开设有注药孔(223),所述的硬质支撑结构(21)包括有三个支撑柱,分别为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和下支撑柱(213),所述的上支撑柱(211)上部延伸至总管(221)上部并与总管(221)固定,所述的中支撑柱(212)上部固定在上支撑柱(211)内侧,下部低于上支撑柱(211)的下端,中支撑柱(212)的上部和下部通过中铰接轴(212c)连接,上支撑柱(211)的下端通过中支撑弹簧(212a)与中支撑柱(212)的下部连接,所述的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固定在中支撑柱(212)的下部内侧,下支撑柱(213)的下部低于中支撑柱(212)的下端,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和下部通过下铰接轴(213b)连接,中支撑柱(212)的下端通过下支撑弹簧(213a)与下支撑柱(213)的下部连接;所述的下支撑柱(213)底端铰接有针头体(214),所述的下支撑柱(213)下部通过针头弹簧(214a)与针头体(214)内侧连接,各个硬质支撑结构(21)的针头体(214)的尖部相互抵接组合成穿刺放气针针头;所述的上支撑柱(211)底部内侧设有上支撑斜面(211a),所述的中支撑柱(212)底部内侧设有中支撑斜面(212b),所述的上支撑斜面(211a)与中支撑斜面(212b)的倾斜角之和为90°,所述的中铰接轴(212c)设置于上支撑斜面(211a)的正内侧,所述的下铰接轴(213b)设置于中支撑斜面(212b)的正内侧,所述的穿刺放气针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注药部(2)上侧的压转装置(5),所述的压转装置(5)包括有压转手柄(51),所述的压转手柄(51)下部固定有压转套管(52),所述的压转套管(52)下端与压转弹簧(53)上端连接,所述的压转弹簧(53)下端固定在一转块(54)上,该转块(54)安置在总管(221)上端,可相对于总管(221)上端转动,所述的压转套管(52)内侧面设置有斜螺纹槽(521),所述的连接环(41)外侧面设有与斜螺纹槽(521)相适配的斜螺纹凸(411),所述的压转套管(52)套设在连接环(41)外侧,当下压压转套管(52)时,斜螺纹槽(521)在下压力的分力作用下使斜螺纹凸(411)沿着斜螺纹槽(521)转动,所述的内管套(12)内设置有定位槽(122),所述的上支撑柱(211)上设有弹性定位凸(211b),当注药部(2)处于全展开状态时,弹性定位凸(211b)正好卡入定位槽(122)中阻止注药部(2)相对于内管套(12)下滑;所述的注药部(2)在内管套(12)中由上向下滑动时会经历三种状态:收拢状态、半展开状态和全展开状态,其中,注药部(2)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和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及下支撑柱(213)的一部分下部结构在内管套(12)内壁中,所述的中支撑弹簧(212a)、下支撑弹簧(213a)和针头弹簧(214a)均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内管套(12)内壁对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和下支撑柱(213)限位,使其收拢;随着注药部(2)下滑,下支撑柱(213)的下部完全伸出内管套(12),注药部(2)进入半展开状态:所述的下支撑弹簧(213a)收缩使下支撑柱(213)下部以下铰接轴(213b)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下支撑柱(213)下部抵触到中支撑斜面(212b)上,与下支撑柱(213)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222)部分也随之被拉起,各针头体(214)分散,每个针头体(214)在针头弹簧(214a)的拉动下内折,注药部(2)继续下滑,当中支撑柱(212)完全伸出内管套(12)时,注药部(2)进入全展开状态:所述的中支撑弹簧(212a)收缩使中支撑柱(212)下部以中铰接轴(212c)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中支撑柱(212)下部抵触到上支撑斜面(211a)上,与中支撑柱(212)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222)部分也随之向外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未经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808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头型晶体植入镊
- 下一篇:微创手术精确操作臂纣及手术器械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