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接枝改性的杂化Janus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817.7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贺爱华;姜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04 | 分类号: | C08K9/04;C08K9/06;C08K3/36;C09C1/28;C09C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橡塑填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种化学反应实现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Janus颗粒表面接枝上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一种聚合物接枝杂化Janus纳米颗粒,在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聚苯乙烯球和二氧化硅球组成的Janus纳米颗粒的单球面或双球面接枝聚合物,双球面接枝同种聚合物或接枝不同种聚合物。该类接枝上聚合物的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Janus纳米颗粒填料填充到胶料后分散性变好,胶料定伸应力,整体储能模量增加,耐磨性,撕裂性能,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将明显改善。尤其对于不同橡胶共混体系,接枝不同橡胶分子的Janus颗粒将显著改善不同橡胶的混合效果,极有利于多元橡胶整体性能的发挥。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接枝 改性 janus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聚合物接枝杂化Janus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聚苯乙烯球和二氧化硅球组成的Janus纳米颗粒的单球面或双球面接枝聚合物,双球面接枝同种聚合物或接枝不同种聚合物;聚合物接枝杂化Janus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根据Janus纳米颗粒接枝聚合物位置的不同,包括如下方式: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接枝聚合物,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烷基锂以及单体按照摩尔比1:100-10000加入到烷烃溶剂里,在10℃-60℃温度下聚合10min‑10h;(2)利用真空抽去剩余的单体得到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3)将提前在干燥的烷烃试剂里分散好的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体系中,反应0.1‑6h后加入乙醇终止反应,离心得到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接枝聚合物填料;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球表面接枝聚合物,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Janus颗粒分散于干燥的烷基溶剂中,向体系内加入中间试剂改性二氧化硅表面,Janus颗粒与中间试剂重量比为1:2-10,反应0.5‑10h;(2)离心去除过量的的中间试剂得到改进的Janus颗粒;(3)利用干燥的烷烃溶剂分散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再将其加入到带不同端基的聚合物体系,反应后离心得到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球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填料;在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和二氧化硅球表面皆接枝聚合物,其具体步骤如下:(1)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枝接聚合物:(a)将烷基锂以及单体按照摩尔比1:100-10000加入到烷烃溶剂里,在10℃-60℃温度下聚合10min‑10h;(b)利用真空抽去剩余的单体得到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c)将提前在干燥的烷烃试剂里分散好的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加入到步骤(b)制备的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体系中,反应0.1‑6h后加入乙醇终止反应,离心得到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枝接聚合物填料;(2)在Janus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球表面枝接聚合物:(a)将步骤(1)聚苯乙烯球表面接枝聚合物的Janus颗粒分散于干燥的烷基溶剂中,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向体系内加入中间试剂改性二氧化硅表面,Janus颗粒与中间试剂重量比为1:2-10,反应0.5‑10h;(b)离心去除过量的的中间试剂得到改进的Janus颗粒;(c)利用干燥的烷烃溶剂分散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再将其加入到带不同端基的聚合物体系,反应后离心得到Janus纳米颗粒的表面枝接聚合物的填料;对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和二氧化硅球表面接枝聚合物可以进行氢化,其具体步骤如下:(1)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枝接聚合物:(a)将烷基锂以及单体按照摩尔比1:100-10000加入到烷烃溶剂里,在10℃-60℃温度下聚合10min‑10h;(b)利用真空抽去剩余的单体得到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c)将提前在干燥的烷烃试剂里分散好的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加入到步骤(b)制备的带活性端基的聚合物体系中,反应0.1‑6h后加入乙醇终止反应,离心得到只在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枝接聚合物填料;(2)在Janus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球表面枝接聚合物:(a)将步骤(1)聚苯乙烯球表面接枝聚合物的Janus颗粒分散于干燥的烷基溶剂中,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向体系内加入中间试剂改性二氧化硅表面,Janus颗粒与中间试剂重量比为1:2-10,反应0.5‑10h;(b)离心去除过量的的中间试剂得到改进的Janus颗粒;(c)利用干燥的烷烃溶剂分散Janus颗粒,其中颗粒与烷烃重量比为1:20‑200,再将其加入到带不同端基的聚合物体系,反应后离心得到Janus纳米颗粒的表面枝接聚合物的填料;(3)可对步骤(1)的Janus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球表面接枝的聚合物首先加入氢化试剂氢化,再进行步骤(2)的接枝反应,或者直接对步骤(2)最终得到的两面均接枝聚合物的颗粒进行氢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98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