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低温低碳氮比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1065.8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荣;施震东;何怡萱;唐庆杰;王璐;李佳慧;张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低温低碳氮比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采用缺氧池、好氧池交替布置、连续排列并连通的装置进行污水生物脱氮,污水原水分流进入到各缺氧池内,末端好氧池的出水分别回流至各缺氧池内,在各好氧池内设置生物膜组件维持活性污泥的生物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优化二级缺氧‑好氧工艺的原水进水比和分点回流比,有效地改善了好氧工段的硝化效能,还使用生物膜组件维持活性污泥的生物量,一方面提高了普通工况下的出水质量,另一方面实现了低温情况下的高效脱氮。出水的COD值、氨氮含量和总氮水平均较低,在低温低碳氮比条件下也可达到一级A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低碳氮 污水 进行 生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对低温低碳氮比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缺氧池、好氧池交替布置、连续排列并连通的装置进行污水生物脱氮,污水原水分流进入到各缺氧池内,末端好氧池的出水分别回流至各缺氧池内,在各好氧池内设置生物膜组件维持活性污泥的生物量,所述的污水原水的水温≤10℃;所述的好氧池内进行空气曝气,并于液面下0.2‑0.5m处浸没式悬挂厚度为0.3‑0.6m的粒状介质生物膜组件;所述的缺氧池内的操作条件为:溶解氧不超过0.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6h;所述的好氧池内的操作条件为:溶解氧为2‑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8‑16h;所述的缺氧池或好氧池内污泥负荷范围0.2‑0.4kgCOD/(kg污泥·d);控制末端好氧池的出水内回流比为2‑4;采用两级缺氧池、好氧池交替布置的装置进行污水生物脱氮,第一级缺氧池与第二级缺氧池的进水分流比按5:5或7:3操作;当污水原水COD/TN低于3:1时,第一级缺氧池与第二级缺氧池的进水分流比按5:5操作;当污水原水COD/TN大于3时,第一级缺氧池与第二级缺氧池的进水分流比按7:3操作;第一级缺氧池与第二级缺氧池的内回流量之比与第一级缺氧池与第二级缺氧池的污水原水进水量之比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8106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烯生产中废碱液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