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电耦合的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的副面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4942.7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从思;杨崇金;彭雪林;王伟;王艳;陈光达;朱敏波;张逸群;黄进;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耦合的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的副面补偿方法,包括:(1)建立天线有限元模型;(2)得到天线赋形主反射面的分段拟合面;(3)根据加载的温度载荷,计算天线主反射面变形后的节点坐标;(4)计算天线变形后的电性能;(5)得到变形后天线主反射面的最佳吻合面;(6)在最佳吻合面对应的焦轴上取焦点,通过计算天线电性能,将最佳时对应的焦点位置作为最佳馈源位置;(7)计算用于补偿天线电性能的副反射面位置调整量,计算天线补偿后的电性能;(8)判断副面位置调整前后的电性能提高量是否满足要求,调整至满足要求。本发明简化了反射面天线定量分析和建模过程,提高了计算过程,减少了天线自身重量和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电 耦合 大型 赋形 反射 天线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机电耦合的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的副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根据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参数、工作频率及材料属性,在ANSYS软件中建立未变形赋形双反射面天线有限元模型,提取未变形赋形主反射面天线有限元模型中的节点坐标、单元信息和副反射面的节点坐标和单元信息;(2)用分段抛物面去拟合未变形赋形双反射面天线主反射面,通过计算得到未变形赋形双反射面天线主反射面的分段拟合面;(3)根据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所处环境的温度载荷,在ANSYS软件中对未变形赋形双反射面天线有限元模型加载温度载荷,然后计算在该温度载荷下的变形赋形双反射面天线有限元模型中的各个节点坐标;(4)在变形天线的赋形双反射面模型中,提取副面顶点坐标的偏移量和副面指向的偏转角度,利用机电耦合模型,计算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发生变形但未经过补偿时的电性能;(5)将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主反射面的分段拟合面整体平移、旋转,同时将每段拟合面进行变焦和轴向移动去吻合变形后的天线主反射面,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得到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主反射面的最佳分段吻合面;(6)在最佳吻合面对应的焦轴上选取焦点,通过计算馈源位于该焦点位置处的天线电性能,将电性能最佳时对应的焦点位置作为最佳馈源位置;(7)根据得到的最佳馈源位置,利用最佳馈源和副面的相对位置不变来计算用于补偿天线电性能的副反射面位置调整量,将补偿后的副反射面的位置参数代入机电耦合模型中计算天线补偿后的电性能;(8)比较补偿前后的天线电性能,判断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补偿前后的天线电性能提高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满足要求,则计算得到的变形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副反射面位置调整量为能够补偿大型赋形双反射面天线电性能的副反射面位置调整量;否则,增加寻找的焦点数量,重复步骤(6)‑(8),直至满足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1494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