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8882.4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唐孝美;超娟;冯桂萍;吴露明;陆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与精梳棉,所述涤棉混纺纱由65%的涤纶纤维与35%的精梳棉均匀混合而成。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与精梳棉进行混纺,具体步骤如下(1)涤纶纤维处理;(2)精梳棉处理;(3)涤纶纤维与精梳棉混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涤棉混纺纱,具有条干均匀,毛羽少,手感柔软等特性,用其制成的织物可采用常压沸染工艺染色,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且上色率高,达到97%,其色泽鲜艳,易染深色,耐洗和摩擦色牢度高,抗起毛起球性能更是比普通同质纱线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棉 混纺纱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涤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与精梳棉进行混纺,具体步骤如下:(1)涤纶纤维处理:采用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其单丝纤度为1.56~1.59dtex,长度为37.6~38.0mm;处理工序依次为清花、梳棉和预并,其中清花工序,采用短流程、轻打击的原则,减少对涤纶纤维的损伤和揉搓;梳棉工序,根据涤纶纤维的特性,采用适当放轻生条定量、降低道夫转速的工艺措施,确保涤纶纤维的梳理和顺利转移;(2)精梳棉处理:采用精梳棉,其马克隆值为3.7~4.2,长度为29.2~30.9mm;处理工序依次为清梳联、预并、条并卷和精梳,其中清梳联工序以开松、除杂、均匀混合、减少棉结为主,适当降低道夫转速,采用进口格拉夫针布加大分梳效果,确保纤维顺利转移;精梳工序中,以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尽量减少牵伸引起的棉结,防止粘卷为工艺原则,钳板握持保持良好状态,从而提高精梳条的质量;(3)涤纶纤维与精梳棉混纺:将上述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精梳棉进行混纺,混纺工序依次为三道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和成包,其中三道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条进行反复并合,以提高两种纤维的混合均匀程度,确保纤维比例达到设计要求,涤纶纤维与精梳棉两种纤维比例为63.5~66.5:33.5~36.5,由于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断裂伸长率较大,适当加大罗拉隔距,罗拉握持距为12*8*18~12*12*18mm;粗纱工序采用分两阶段降速,始纺一小段无论上升和下降皆为慢速,之后自动进入选择性降速阶段,有效解决了粗纱管跳管现象;细纱工序在安装了罗卡斯紧密纺的纺纱机上采用罗卡斯紧密纺右斜位纺纱方法控制罗卡斯紧密纺的成纱毛羽;自动络筒工序采取较小的引纱张力,进一步减少成纱毛羽的产生;所述涤棉混纺纱包括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和精梳棉,所述涤棉混纺纱由63.5~66.5%的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与33.5~36.5%的精梳棉均匀混合而成,该涤棉混纺纱的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为9.2~10.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为1.1~2.0%,单纱断裂强度为14.4~18.5cN/tex,百米重量偏差为±1.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12.3~12.5%,捻度为816~821捻/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2888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缂丝半自动小样机装置
- 下一篇:四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