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序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6832.0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祥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任务是揭示单序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提出单序体的制造方法。“漂动力学”理论是“单序体”的基础理论。它提出粒子和漂动的三个定律。第一定律阐明粒子的自然漂动;否定“波尔互补性原理”。第二定律阐述粒子的本征值的概率;否定电子运动是确定性的“爱因斯坦隐变量理论”。第三定律推导粒子的各种漂函数的方程。漂动力学中三个定律能够推导出宏观力学规律和光速定理。序格是由纳胞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长程有序形状的框体,称为单序体。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按需要进行人工排布物粒,能够生成单序体。 | ||
搜索关键词: | 单序体 | ||
【主权项】:
单序体的制造方法是根据单序体的构造特征而制造它的一种方法;其技术特征:单序体是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大尺度的线条上的各个相邻物粒的间距,与电子的自然漂动的波长相当或更小的一种新型材料;单序体中物粒之间周期性边界条件与普通的材料不同,导致它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其他的各种性能都发生根本性变化;单序体呈现出许多奇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来源于四大效应:单序体的自然漂动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隧道效应;单序体很多奇特性质是这几种效应共同联合作用的结果;框体是至少有一维大尺度线条上所有的物粒的本体距离都在纳米尺度内的材料;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的超微颗粒,称为物粒;两个相邻物粒的物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该两个物粒之间的本体距离;某物粒的重心或物理拓扑结构等同点,称为物点;序格是由纳胞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长程有序形状的框体,称为单序体;某些物体中由相邻纳面组成的、具有周期性排列的确定的立体网格,称为序格;空间点阵中物点用直线段连接所形成的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平面,称为纳面;物粒是通过化学键起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的;物粒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够按需要进行人工排布原子或者物粒;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对样品原子或物粒的吸引力来操纵和移动原子或物粒,使它们重新排布;人工排布原子或物粒之后,只要材料达到“至少有一维大尺度线条上物粒的所有本体距离都在纳米尺度内”,并且“序格是由纳胞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长程有序形状”,就变成单序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祥,未经刘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368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