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PS高程异常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9639.9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胡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S19/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昊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GPS高程异常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是基于异常点集多维粗差定位方法,具体为1)数据采集;2)利用数据建立模型;3)计算Cook距离,根据各观测值的Cook距离D(i)和平均值D平均之差,确定强影响点号4)计算wk距离并依据分位值确定强影响点号;5)将Cook距离及Welsch—Kuh距离确定的强影响点号组成并集,得异常点集。令不重复的强影响点号个数m为粗差的维数;6)做粗差的定位。经过大量实例应用结果分析,在粗差维数达到总样本的19%时,本发明仍能将粗差准确的定位。本发明对提升测量数据的应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gps 高程 异常 数据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GPS高程异常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GPS高程异常数据作为观测值建立如下模型:函数模型:L=AX+Δ (1)随机模型:E(△)=0,式中:为观测值向量;为未知参数向量;为未知参数的系数矩阵,rank(A)=p;为随机误差向量;E(·)为数学期望;D(·)为方差—协方差矩阵;为单位权方差;QLL为观测值协因数阵;P为权阵;2)参数估计X的估值用表示,并令N=ATPA;当rank(A)=p为列满秩阵时,计算:未知参数X最小二乘估计X^=N-1ATPL=(ATPA)-1ATPL---(3)]]>误差向量的最小二乘估计V=AX^-L=(A(ATPA)-1ATP-I)L=(H-I)L---(4)]]>帽子矩阵H=A(ATPA)‑1ATP (5)残差的协因数矩阵QVV=(I‑H)QLL (6)单位权方差的估值σ^02=VTPV/r=VTPV/n-p---(7)]]>3)根据(8)式计算每个观测值的Cook距离,根据各观测值的Cook距离D(i)和平均值D平均之差,确定强影响点号D(i)=(X^(i)-X^)TATPA(X^(i)-X)pσ02^---(8)]]>式中:为从完全数据回归未知X的最小二乘估计;为删掉第i组数据后,从剩余的n-1组数据回归X的最小二乘估计;当D(i)-D平均>0时确定第i号点为强影响点;4)计算wk距离并依据分位值确定强影响点号用式(9)计算Welsch—Kuh距离wki=|viσ0^(i)Qvivi|(hii1-hii)1/2---(9)]]>当时,第i个点为强影响点,式中vi为(4)式中的第i,i=1,2,…n个观测值的改正数;为第i个观测值的σ0的估值;为(6)式中第i个主对角元;hii为(5)式中的第i个主对角元;为服从自由度为(n-t-1)的t分布值;5)将Cook距离及Welsch—Kuh距离确定的强影响点号组成并集,得异常点集;令不重复的强影响点号个数m为粗差的维数;6)令Qee=(BTPQVVPB)‑1 (10)则Xe=‑QeeBTPV (11)X^*=(ATPA)-1ATPL+QX^X^ATPBQeeBTPV---(12)]]>Ωe=(AX^*+BXe-L)TP(AX^*+BXe-L)---(13)]]>式中B=(E1,E2,…,Em)为n×m矩阵,Ei为n×1向量,其中第i行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零;7)粗差定位令当Fi>Fα,即第i,i=1,2,…n号点为粗差点,粗差点个数为n1,n1=0或n1≤m;Fα为服从自由度为(1,n-t-m)的F分布值;8)若第7)步中n1≠0,剔除n1个粗差数据,得n2=n‑n1组观测数据,循环步骤1)—7)直至没有粗差点;若第7)步中n1=0,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96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矿库闭库后滩面坡度倾向观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亚分辨率光学检测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