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低碳醇的铜核壳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7151.0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1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房克功;韩信有;侯宾;孙予罕;吴秀章;卢卫民;李克建;章序文;李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3;B01J23/745;B01J23/755;B01J23/80;C07C29/156;C07C29/154;C07C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合成低碳醇的铜核壳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多金属核为CuM,壳为SiO2,其中SiO2占催化剂质量分数的10‑90%,M选自M1、M2、M3中的至少一种,M1为Fe3+、Co2+、Ni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M2为Zn2+、Al3+、Mg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M3为Mn2+、La3+,Ce3+、Zr4+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Cu/M1的摩尔比为1/0.05‑1/10;Cu/M2的摩尔比为1/0.05‑1/10;Cu/M3的摩尔比为1/0.05‑1/10。本发明具有防止催化剂烧结,醇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低碳醇 铜核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合成低碳醇的铜核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多金属核为CuM,壳为SiO2,其中SiO2占催化剂质量分数的10‑90%, M选自M1、M2、M3中的至少一种,M1为Fe3+、Co2+、Ni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M2为Zn2+、Al3+、Mg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M3为Mn2+、La3+,Ce3+、Zr4+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Cu/M1的摩尔比为:1/0.05‑1/10;Cu/M2的摩尔比为:1/0.05‑1/10;Cu/M3的摩尔比为:1/0.05‑1/10;并由如下方法制备:(1)多金属核的合成:首先配制微乳液A,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环己烷:40‑80%,TX‑100 :10‑30%,正丁醇:10‑30%,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2‑10%,其中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为总金属离子浓度0.1‑1mol/L的水溶液;配制微乳液B,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环己烷:40‑80%,TX‑100 :10‑30%,正丁醇:10‑30%,碱性水溶液:2‑10%,其中碱性水溶液为0.3‑1.5mol/L的碱溶液;20‑60℃下,按金属离子完全沉淀量的0.8‑2倍的比例将两种微乳液在剧烈搅拌下混合,搅拌10‑60min后,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洗涤3次,随后将产物重新分散于溶有浓度0.001‑0.1mol/L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使表面活性剂质量为多金属质量的0.1‑10倍,超声处理10‑60min,得到澄清溶胶,滴加0.1‑1mol/L的KOH溶液调节体系pH=9‑11,得到溶胶;(2) SiO2包覆:配制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浓度为0.1‑1mol/L,在20‑60℃不断搅拌下,按照多金属质量0.1‑10倍SiO2的量的比例,将正硅酸乙酯溶液于1‑24h内匀速滴加入步骤(1)溶胶中,待正硅酸乙酯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2‑12h,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洗涤3次,60‑80℃下干燥6‑12h,300‑500℃下煅烧1‑5h,得到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71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