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355.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刘运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钴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搅拌得纺丝原液,将此溶液用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制得纤维,通过煅烧纤维样品得到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本发明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前驱物原料的性质形成珠链状结构,工艺简单,所述的珠链状结构由粒度相似的Co3O4单晶颗粒相连组成的一维结构,其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颗粒暴露完全,颗粒之间连接紧密,比表面积大,在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催化、气体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三钴珠链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纺丝溶液制备:将钴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溶液中,搅拌为均匀溶液,即纺丝溶液;(2)静电纺丝过程:将步骤(1)中得到的纺丝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复合纤维;(3)煅烧过程:将步骤(2)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四氧化三钴珠链状纤维;所述煅烧过程采用分段煅烧方法,第一阶段采用1~5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00~400℃,第二阶段在此温度基础上采用10~15℃/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500~650 ℃,煅烧1~3h,冷却至室温后即可;所述纤维是由Co3O4单晶颗粒紧密相连形成珠链状结构,纤维的直径为120‑240纳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7435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抓棉机打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饱和浸渍无纺布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