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碱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7054.8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傅翔;王涛;李晓帅;王晓彤;戴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C12R1/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碱联合生物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将剩余污泥在4℃静置24h后得到沉淀的浓缩污泥,向浓缩污泥中投加蛋白酶K至0.018-0.022U/gVSS,使其在35-37℃、搅拌速率120rpm的反应器中水解22-26h,然后接种10%厌氧颗粒污泥,将污泥pH值调至9.5-10.5,在35-37℃、搅拌速率120rpm的反应器中发酵4-6天,得到主要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短链脂肪酸混合液,该混合液可作为高附加价值的化工原料和产甲烷基质。添加蛋白酶K提高了污泥的水解速率;碱性条件抑制了产短链脂肪酸,同时联合以上两种预处理手段使产酸微生物中的严格厌氧菌尤其是梭菌属得到了富集,而兼性微生物比例降低,提高了底物的产酸速率和产酸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预处理 提高 剩余 污泥 产短链 脂肪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酶碱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静置浓缩后为原料,向浓缩污泥中添加蛋白酶K至蛋白酶K浓度为0.004‑0.04 U/gVSS;(2)对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在30‑40℃、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条件下的反应器内水解2‑48h;向水解产物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的接种量为浓缩污泥质量的8‑15%;(3)对步骤(2)所得产物进行污泥碱性预处理,调节初始pH值为8‑12;(4)对步骤(3)所得产物进行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在30‑40℃、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条件下继续厌氧发酵1‑12天产短链脂肪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705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