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9771.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娟;邱钿;邵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材料技术领域。将聚(丙烯酸‑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得到聚(丙烯酸‑苯乙烯)聚合物胶束粒子溶液;以表面磺酸基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为核,在核的表面由静电力驱动,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粒子,再经热处理,得到对亚苯基亚乙烯/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壳层。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微球,其最大发射波长为510~520 nm;荧光微球结构稳定,表面形貌和分散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产品可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束 粒子 隔层 表面 羧基 荧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球为核‑壳结构,核为表面含磺酸基官能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在核的表面由静电力驱动、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粒子,再经热处理后,得到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壳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97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