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素坯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287.1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4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张舸;赵汝成;赵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素坯的连接方法,属于碳化硅陶瓷素坯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化硅陶瓷素坯的连接方法无法降低连接料与待连接母材之间的热失配,导致接头的热应力大、结合强度低,且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先将模具通过隔板分为1#和2#两个区域,然后对1#区域的模具的内表面和隔板表面进行处理,再对1#区域注浆并固化,将得到的碳化硅素坯保湿后,卸去隔板和金属薄膜,在连接面上涂刷水基引发剂后,对2#区域注浆并固化,得到的碳化硅连接件素坯经预烧结和反应烧结后,得到碳化硅陶瓷连接件。该方法能够保证接头无缺陷、无应力,结合强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烧结 碳化硅 陶瓷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素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碳化硅陶瓷件的模具用可拆卸的隔板分为1#和2#两个区域,在1#区域的模具的内表面涂刷一层乙醇基引发剂,在1#区域的隔板表面贴上金属薄膜;所述乙醇基引发剂为含有聚乙烯缩丁醛和过硫酸铵的乙醇溶液,乙醇基引发剂中,聚乙烯缩丁醛的浓度为60‑140g/L,过硫酸铵的浓度为1.5‑8g/100ml;步骤二、将碳化硅浆料注入1#区域中,固化成型,得到碳化硅素坯;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碳化硅素坯保湿;步骤四、卸去隔板和金属薄膜,在待连接的碳化硅素坯表面涂刷一层水基引发剂;所述水基引发剂为过硫酸铵的水溶液,过硫酸铵的浓度为5‑25g/100ml;步骤五、水基引发剂涂刷0.5h以上后,将碳化硅浆料注入2#区域内,固化成型,得到碳化硅连接件素坯;所述步骤五中固化成型的温度与步骤二中固化成型的温度相同;步骤六、将碳化硅连接件素坯预烧结,得到碳化硅连接件碳坯;步骤七、将碳化硅连接件碳坯反应烧结,得到碳化硅陶瓷连接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428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