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8627.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葛杨;袁明;秦明杰;胡安继;余俊杰;崔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及尾部结构;头部结构位于装置的顶端,中部结构位于装置的中间位置,尾部结构位于装置的末端;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救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结构(I)、中部结构(II)及尾部结构(III);头部结构(I)位于装置的顶端,中部结构(II)位于装置的中间位置,尾部结构(III)位于装置的末端;头部结构(I)与中部结构(II)之间采用软体结构(17)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20)与中部壳体(7)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III)通过尾部托盘52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II)的中部壳体(7)上,来实现尾部结构(III)与中部结构(II)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I)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II)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I)及尾部结构(III)提供动力,尾部结构(III)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8862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生圈
- 下一篇:一种船用集装箱定位导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