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1990.3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东亮;朱柳泉;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2383 | 分类号: | H04N21/2383;H04N21/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信道进行极化操作使信道条件发生极化,对极化后信道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读入图像,对图像进行DCT变换获取频率分量,并对频率分量根据其信息熵值进行排序;将频率分量与信道条件进行一一对应;将重要的低频分量作为信息比特,将高频分量作为冻结比特,按照Polar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后送入信道传输。上述方法,既可抗差错又具有较高传输效率,在相同的压缩比下,本发明提出的传输方法与直接掩模压缩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差错性,恢复图像的PSNR比直接压缩的图像的PSNR有显著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olar 技术 差错 图像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频率分量的重要性与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进行一一对应,然后挑选极化码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信道进行极化操作,使信道条件发生极化并对极化后信道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步骤2,读入图像,对图像进行DCT变换获取频率分量,并对频率分量根据其信息熵值进行排序;步骤3,将频率分量与信道条件进行一一对应;步骤4,将重要的低频分量作为信息比特,将高频分量作为冻结比特,按照Polar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后送入信道传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919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盆焊接总成与后连杆焊接总成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座椅靠背与网格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