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氧檗因测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5745.X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4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混旭;李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甲氧檗因测定的方法,属于化学发光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以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DNA为信号探针,以MoS2为载体将探针吸附在其表面,当含甲氧檗因的样品溶液加入后,甲氧檗因与探针作用使得探针脱离MoS2载体表面,离心分离后上清液在光二极管照射下产生化学发光,根据化学发光强弱实现了甲氧檗因的检测。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氧檗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甲氧檗因测定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100μL 8μg mL‑1的MoS2溶液与100μL 10nmol·L‑1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混合,室温下反应20分钟;(2)取100μL含有甲氧檗因的样品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1)的溶液中,室温下,反应20分钟;(3)然后,在12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到含有200μLpH11.3的鲁米诺溶液的小烧杯中,打开光二极管,15秒后关闭光二极管,用化学发光仪检测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对目标物甲氧檗因进行定量分析;所述的DNA的序列为5’‑FITC‑AAA AAA AAA AAA AAA AAA‑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2574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