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扎不漏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2027.4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姚舜;程子剑;赵鹏;姚连艺璇;姚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舜 |
主分类号: | B60C5/08 | 分类号: | B60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车辆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扎不漏气轮胎。为了克服现有轮胎遇到尖锐物体容易被刺穿而导致泄气甚至爆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扎不漏气轮胎,即在轮胎的轮胎内侧层还设有与其平行且紧贴的防扎层,该防扎层与轮胎内侧层紧贴但不粘合,防扎层将气嘴所连通的气体高压区与轮胎内侧层空气密闭隔离,形成空气隔离区。当轮胎有尖锐物体刺穿外胎时,其尖端首先顶住防扎层,由于防扎层为耐穿刺材料组成且处于易变形状态,使尖锐物体尖端不能刺穿防扎层,因而保护了轮胎内部高压气体不会泄露。可应用于汽车、电动车、拖拉机、装甲车、坦克、工程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所有使用充气轮胎的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扎不 漏气 轮胎 | ||
【主权项】:
一种防扎不漏气轮胎,由轮胎、轮毂、防扎层、气嘴组成,其特征是:在轮胎(1)内侧,还设有与轮胎内侧层(2)平行且紧贴的防扎层(3),该防扎层(3)的表面与轮胎内侧层(2)的表面紧贴但不粘合,该防扎层(3)横截面与纵截面弧度都与轮胎内侧层(2)横截面与纵截面弧度基本吻合;防扎层(3)与轮胎内侧层(2)平行,并将气嘴所连通的气体高压区(7)与轮胎内侧层(2)空气密闭隔离,形成空气隔离区(8);防扎层(3)由铠甲层(11)、护垫层(12)、密闭层(13)组成且平行又紧贴;将抗穿刺的薄片片材组成的铠甲层(11)附着在不透气材料的密闭层(13)上,铠甲层(11)与密闭层(13)之间以及铠甲层(11)与轮胎内侧层(2)之间设置有护垫层(12),以减少铠甲层(11)对密闭层(13)和轮胎内侧层(2)的磨损;铠甲层(11)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所述轮胎包括无内胎的真空轮胎(“TUBELESS”)和有内胎的轮胎(“TUBETYPE”);在真空轮胎里,轮胎内侧层(2)即是指轮胎气密层;所述防扎层(3)为紧贴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形成一个与橡胶胎垫形状大致相同的圆周面,其形状进一步描述为:一段与轴线大致平行的线,以一定距离为半径围绕轴线旋转360度所形成的轨迹面;防扎层(3)的表面与轮胎内侧层(2)表面平行且紧贴但不粘合,其圆周两侧周边分别与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密闭结合,形成两侧线形密闭结合处(6),防扎层(3)与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之间形成的一个密闭不漏气空间隔离区(8),防扎层(3)与轮毂(4)之间形成气体高压区(7);在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与防扎层(3)的两侧线形密闭结合处(6)处,其密闭结合方式为:在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密闭结合处(6)设置为圆周形凹槽(22),将防扎层(3)的边缘两侧设置为与凹槽(22)相对应且能保证紧密结合又吻合的凸起(21),当防扎层(3)两侧边缘凸起(21)压入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的凹槽内时,防扎层(3)与真空轮胎的轮胎内侧层(2)就形成了一个空气隔离的密闭空间,也就是空气隔离区(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舜,未经姚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9202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工具组装式眼镜框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检定装置信号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