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油脂制备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方法及润滑油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2624.9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营;徐荣兵;唐彩珍;卢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蓝德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5/38;C10M177/00;C11C3/08;C10N20/02;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油脂制备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方法及润滑油,润滑油包括以下重量份:基础油900‑1000重量份;石油磺酸钡4‑6重量份;硫磷酸含氮衍生物4‑6重量份;聚α烯烃4‑6重量份;复合钙基脂用高碱值磺酸钙15‑25重量份;硫磷仲醇基锌盐10‑20重量份。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得到的基础油的产率和纯度均非常高,由此制备得到的润滑油的纯度非常高,实现了废油脂的高效回收再利用。(2)制备得到的基础油和润滑油具有高粘度指数、高氧化稳定性及低温流动性好的优点,具有广泛的用途。(3)所制备得到的基础油,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基础油,降低了基础油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润滑油 基础油 制备 可生物降解 废油脂 硫磷酸含氮衍生物 硫磷仲醇基锌盐 高碱值磺酸钙 高氧化稳定性 低温流动性 复合钙基脂 高粘度指数 石油磺酸钡 高效回收 制备工艺 再利用 产率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废油脂制备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废油脂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废油脂;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油脂和水按3:1~1:5的质量比加入到水解罐内,然后加入消泡剂和碱,在温度50-90℃的反应条件下回流3-8小时进行皂化反应;其中,消泡剂加入质量为预处理后废油脂质量的10-30%;碱加入质量为预处理后废油脂质量的1-10%;步骤3,在皂化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酸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成后静置分层,分离出下层水相,得到上层油相的游离脂肪酸液;对上层游离脂肪酸液进行水洗,水洗至中性后进行减压脱水干燥,得到游离脂肪酸;步骤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游离脂肪酸加入到酯化反应釜中,搅拌下,分别加入多元醇、携水剂和催化剂;其中,多元醇加入量与游离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1:6;携水剂加入量占游离脂肪酸总质量的10%~30%;催化剂加入量占游离脂肪酸总质量的0.1%~5%;然后,将酯化反应釜升温到100-180℃进行回流,使反应液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水洗至中性后,分离出油层,对油层进行减压脱水干燥脱酸,脱酸后的酯化产物即为基础油;步骤5,将步骤4制备得到的基础油加入到调和罐中,搅拌作用下,依次加入以下添加剂:防锈剂、极压抗磨剂、降凝剂、清净剂、抗氧剂,然后40-65℃调配为润滑油产品;其中,步骤1具体为S1.1,将收集到的原始废油脂加热到50-90℃后静置,使较大的杂质颗粒自然沉淀;然后过滤,初步滤除沉淀的固体杂质,得到废油脂滤液;S1.2,将S1.1处理后的废油脂滤液泵入到预处理罐中,控制预处理罐内温度在60-70℃之间;然后,在50-55r/min的搅拌速度下,向预处理罐内以1ml/min的速度流加质量浓度为10-15%的甲酸溶液;其中,所流加的甲酸溶液中甲酸质量为S1.1得到的废油脂滤液质量的6-10%;在滴加完成甲酸溶液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然后,在70-80r/min的搅拌速度下,升温到60-65℃之间,向预处理罐内以3ml/min的速度流加质量浓度为12-14%的碳酸钠溶液;其中,所流加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质量为S1.1得到的废油脂滤液质量的6-10%;在滴加完成碳酸钠溶液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然后,升温到75-85℃之间,在5-8r/min的搅拌速度下,向预处理罐内以2ml/min的速度流加去离子水;其中,所流加的去离子水质量为S1.1得到的废油脂滤液质量的6-10%;继续以5-8r/min的搅拌速度缓慢搅拌20-30分钟,使油脂中的微小颗粒充分凝聚成为絮凝体;S1.3,然后,在5-8r/min的搅拌速度下,以3℃/min的降温速率,使预处理罐内温度降低到10-15℃之间;过滤,滤除絮凝体后,对滤液进行减压脱水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废油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蓝德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蓝德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126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用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