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9160.2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颜庆国;谢敏;杨永标;颜盛军;王金明;阮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50/06;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响应负荷配额的概念建立负荷配额模型,包括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和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基于电力积分概念构建以积分兑换、买卖为核心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框架;制定基于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具体交易方式,包括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将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分别应用于具体实例,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能够保障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应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为用户在特殊情况下选择不/少参与需求响应提出了折衷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响应 负荷 配额 电力 积分 交易平台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响应负荷配额的概念建立负荷配额模型,包括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和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所述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如下:将所有电力积分兑换成响应负荷配额时:
将部分电力积分兑换成响应负荷配额时:
式中:S为电力积分,D(pk,Tk)为第k份响应负荷配额;pk为第k份响应负荷容量,Tk为第k份响应持续时间;f(t0,x,z,j)为兑换系数;j为参与项目类型,包括参与有序用电、可中断负荷和直接负荷控制三种类型;t0为响应日期,也代表季节因素;x为用户类型,包括居民用户、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三类;z为用户信用等级,包括守信标准、一般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四类;S'是指兑换后剩余电力积分;所述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为三级模型,上级模型的输出作为下级模型的输入;模型1是基于最优潮流约束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得出t时段节点I的最大响应负荷配额,目标函数为最小化网络损耗,具体如式(3)所示:
式中:Ploss(DI(t),PG,I(t))为t时段的网络损耗,随该时段负荷变化量和电源有功出力变化而变化;u(m,t)为t时段第m个用户响应负荷配额的调度变量,等于1或0,u(m,t)=1表示在t时段第m个用户可兑换响应负荷配额,u(m,t)=0表示在t时段第m个用户不可兑换响应负荷配额;N为供电网络的节点数,L为供电网络的支路数;PG,I(t)为t时段在节点I处的电源有功出力;Pd,I(t)为t时段节点I的有功负荷;DI(t)为t时段节点I的响应负荷配额;DI,m(t)为t时段节点I第m个用户的响应负荷配额;UJ(t)为t时段节点J的电压幅值,θI,J(t)为t时段节点I、节点J之间的相角;GI,J,BI,J为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PL(t)为t时段支路L的有功潮流,设线路L两端节点为I,J;PI,J(t)为t时段两端节点为I,J的支路的有功潮流;
为支路L的最大有功潮流;模型2是考虑不同用户类型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为t时段节点I上最大响应负荷配额在各类用户类型之间的分配,按照各类用户申报响应负荷配额同比例分解,得出
DI,x(t)为t时段节点I第x类用户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3是考虑用户信用等级、兑换时间约束的单用户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为t时段节点I上某类用户响应负荷配额的分配,采用枚举法求解,将节点I下申报响应负荷配额的某类用户首先按照用户信用等级依次排序,若用户信用等级相同,再按照兑换提交时间依次排序,依次选取,直到申报响应负荷总额满足DI,x(t);步骤二:基于电力积分概念构建以积分兑换、买卖为核心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框架;步骤三:制定基于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具体交易方式,包括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步骤四:将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分别应用于具体实例,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916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