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远近光调试教学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112.9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0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均;甘守武;陈志军;姚晶晶;王勇;沈红;周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汽车远近光调试教学试验箱,它包括底座,在底座侧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激光传感器M1和M2,在底座上安装有测光板,在测光板的下部安装有滑轨,在滑轨上竖向安装有左、右滑杆,左、右滑杆均有电动机带动滑动;在左滑杆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环境光传感器N1、第二环境光传感器N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N3,在右滑杆上安装有第四环境光传感器N4、第五环境光传感器N5和第六环境光传感器N6;在左滑杆顶部还安装有左红外传感器H1,在右滑杆顶部安装有右红外传感器H2;在测光板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与对应红外传感器相匹配的距离检测块。本发明的检测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在减小了误差的同时,还简化了检测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远近 调试 教学 试验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远近光调试教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箱体结构,在底座(1)侧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激光传感器M1(2)和激光传感器M2(3),在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测光板(4),在所述测光板(4)的下部安装有滑轨(5),在所述滑轨(5)上竖向安装有左滑杆(6)和右滑杆(7),所述的左滑杆(6)和右滑杆(7)均有电动机带动滑动;在所述左滑杆(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环境光传感器N1(8)、第二环境光传感器N2(9)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N3(10),在所述右滑杆(7)上分别安装有第四环境光传感器N4(11)、第五环境光传感器N5(12)和第六环境光传感器N6(13);在所述左滑杆(6)的顶部还安装有左红外传感器H1(14),在所述右滑杆(7)的顶部安装有右红外传感器H2(15);在所述测光板(4)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与对应红外传感器相匹配的距离检测块(16);所述的激光传感器M1的输出端与放大器A1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放大器A1输入端的正极依次与电容C2和电阻R5连接后再连接到单片机U的第五引脚,所述放大器A1输入端的正极还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依次与电阻R6、电容C5、电容C8、电阻R3、反向连接的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2和电阻R1连接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输入端的正极;放大器A2输入端的负极与激光传感器M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2的输入端正极还分别与单片机U的第三引脚和单片机U的第四引脚连接,在所述单片机U的第一引脚和单片机U的第二引脚之间正向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单片机U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4连接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环境光传感器N1的正极、第二环境光传感器N2的正极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N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N1的负极、第二环境光传感器N2的负极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N3的负极均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和滑动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5和电容C8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电容C8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第四环境光传感器N4的负极、第五环境光传感器N5的负极和第六环境光传感器N6的负极相连,所述第四环境光传感器N4的正极、第五环境光传感器N5的正极和第六环境光传感器N6的正极均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电阻R7相连后再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依次与电阻R15和右红外传感器H2连接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阻R8相连后再分别连接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源输出端口VOUT,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三极管Q6的基极、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10的一端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滑动电阻R12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还与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到滑动电阻R12的滑动触头,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左红外传感器H1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431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外科的消毒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环保型地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