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系统合路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3897.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彭贤志;白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洲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肖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合路耦合器,包括有本体壳,所述本体壳内隔设有第一耦合腔、第二耦合腔、空腔、合路腔;所述第一耦合腔内设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耦合腔内设有第二定向耦合器,合路腔内设有合路器;本发明通过不断试验和结构调整,确定了各腔位置设置,确定了各腔最佳位置,将即保证了各路信号互相干扰降低,又实现了多系统合路和耦合的特点;用一整块基材制成上述带有三个腔体的装置,将盖板盖上后进行调试,调试指标要求和固定盖板,就形成了一个完整、可用的多系统合路耦合平台;其克服了传统合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调式难度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多系统 耦合腔 合路 定向耦合器 合路耦合器 调试 不确定性 固定盖板 合路系统 互相干扰 结构调整 整块基材 指标要求 最佳位置 耦合 盖板盖 合路器 耦合的 可用 空腔 内隔 腔体 试验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多系统合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壳(1),所述本体壳(1)内隔设有第一耦合腔(2)、第二耦合腔(3)、空腔(4)、合路腔(5);所述第一耦合腔(2)内设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第二耦合腔(3)内设有第二定向耦合器,合路腔(5)内设有合路器;所述第一耦合腔(2)设于本体壳(1)一侧,第二耦合腔(3)设于本体壳(1)另一侧,所述空腔(4)设于第一耦合腔(2)和第二耦合腔(3)之间;所述合路腔(5)横向设于第一耦合腔(2)与第二耦合腔(3)之上;所述第一耦合腔(2)、第二耦合腔(3)内均设有绝缘支架;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与第二定向耦合器关于空腔(4)成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包括有设于绝缘支架上的第一主信号线(21)和第一耦合信号线(22);第一主信号线(21),其信号输入端设于本体壳(1)的底端,其信号直通端延伸至朝向合路腔(5)一侧;第一耦合信号线(22),其正向信号端和反向信号端均设于靠近本体壳(1)的一侧;从靠近合路腔(5)的一端至远离合路腔(5)的一端,第一耦合信号线(22)依次设有第一传输部、第二传输部以及第三传输部,第一传输部与第一主信号线(21)的距离、第二传输部与第一主信号线(21)的距离以及第三传输部与第一主信号线(21)的距离依次增大;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包括有设于绝缘支架上的第二主信号线(31)和第二耦合信号线(32);第二主信号线(31),其信号输入端设于本体壳(1)的底端,其信号直通端延伸至朝向合路腔(5)一侧;第二耦合信号线(32),其正向信号端和反向信号端均设于靠近本体壳(1)的一侧;从靠近合路腔(5)的一端至远离合路腔(5)的一端,第二耦合信号线(32)依次设有第四传输部、第五传输部以及第六传输部,第四传输部与第二主信号线(31)的距离、第五传输部与第二主信号线(31)的距离以及第六传输部与第二主信号线(31)的距离依次增大;所述合路腔(5)内设置的合路器包括有第一耦合线带(51)和第二耦合线带(52);第一耦合线带(51)的一端与第一主信号线(21)的信号直通端馈电耦合;第二耦合线带(52)的一端与第二主信号线(31)的信号直通端馈电耦合;第一耦合线带(51)的另一端和第二耦合线带(52)的另一端分别设于本体壳(1)的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洲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洲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638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窄边定向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