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弯矩区域扁锚锚下有效张拉力智能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8443.8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成剑波;徐向锋;曹原;高磊;姚晨;张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弯矩区域扁锚锚下有效张拉力智能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模型试验标定各个张拉力等级下的AS‑AH曲线图;采用单端张拉法对钢绞线进行现场数据采集;采集锚具振动体系的最大加速度AS和击振锤振动最大加速度AH,剔除数据异常点,拟合得到一条AS‑AH曲线L;将现场检测获得的拟合曲线L与标定的AS‑AH曲线图中的曲线组进行对比,可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对负弯矩区域扁锚锚下有效张拉力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检测过程简便、快捷,检测精度较高,能够大面积推广,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弯矩 区域 扁锚锚下 有效 拉力 智能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负弯矩区域扁锚锚下有效张拉力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1)通过模型试验标定各个张拉力等级下的AS‑AH曲线图;其中,AS为锚具振动体系的加速度,AH为击振锤的振动加速度;通过模型试验标定各个张拉力等级下的AS‑AH曲线图的方法为:1)模型试验的建立,采用单端张拉法对钢绞线进行张拉;2)选取一扁锚锚固端为数据采集端,对该端外露段钢绞线进行切割,保证外露段长度满足设定要求,对侧端即为张拉端;3)用A%与B%两个等级的张拉力进行张拉;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每个张拉力等级下,均采集若干组数据,拟合得到一条AS‑AH曲线;采集数据时,用击振锤敲击锚具上方得到:FH=mHAH=msAs=FS;其中,FH为敲击锤所受作用力,mH为敲击锤质量,FS为为振动体系所受作用力,ms为振动体系质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在A%与B%两个等级的张拉力下,使用击振锤敲击锚具,采集锚具的振动体系的加速度AS和击振锤的振动加速度AH,拟合出AS关于AH的相关曲线:L1:YA=aXAb;L2:YB=a'XBb′;其中,YA、XA分别为在A%张拉力等级下的锚具的振动体系的加速度与击振锤的振动加速度值;YB、XB分别为在B%张拉力等级下的锚具的振动体系的加速度与击振锤的振动加速度值;a和b为在A%的张拉力下得到的拟合曲线的系数,a'、b'为在B%的张拉力下得到的拟合曲线的系数,a、b、a'、b'均为常数值;4)A%与B%两个张拉力等级拟合得到的曲线进行线性插值,设定检测精度,经线性插后得到各个张拉力等级对应的曲线,得到各个张拉力等级下的AS‑AH曲线图;采用50%与100%两个等级的张拉力进行张拉,分别拟合曲线L1和曲线L2;(2)采用单端张拉法对钢绞线进行现场数据采集;(3)信号接收器吸附在锚具下方,采集数据时,用击振锤敲击锚具上方;(4)张拉完毕时,采集锚具振动体系的最大加速度AS和击振锤振动最大加速度AH,剔除数据异常点,拟合得到一条AS‑AH曲线L;(5)将现场检测获得的拟合曲线L与步骤(1)中标定的AS‑AH曲线图中的曲线组进行对比,取AS‑AH曲线组中与检测曲线L相关性最高的一条曲线作为检测值,即可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6844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