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重力模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8449.3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林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重力模拟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底座、球形气浮轴承、气罐、反射镜、第一吊索绳、激光器和光检测组件、第一组气浮轴承、第二组气浮轴承、平衡电机、起重电机、离合器、制动器、扭矩传感器、配重、气浮导轨、无摩擦气缸、大直径卷筒、小直径卷筒、滑轮、第二吊索绳、待测工件平台;本发明的零重力模拟系统结构紧凑,可提供六自由度的模拟,克服了一般气浮式微重力设备无法进行垂直方向自由度模拟的缺点,也增加了悬吊式微重力设备在三旋转自由度上的模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模拟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零重力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球形气浮轴承(2)、气罐(3)、反射镜(4)、第一吊索绳(5)、激光器和光检测组件(6)、第一组气浮轴承(7)、第二组气浮轴承(8)、平衡电机(9)、起重电机(10)、离合器(11)、制动器(12)、扭矩传感器(13)、配重(14)、气浮导轨(15)、无摩擦气缸(16)、大直径卷筒(17)、小直径卷筒(18)、滑轮(19)、第二吊索绳(20)、待测工件平台(21);所述大直径卷筒(1)的一端面与小直径卷筒(18)的一端面同轴连接;大直径卷筒(17)另一端的轴和小直径卷筒(18)另一端的轴通过第二组气浮轴承(8)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平衡电机(9)的输出轴与扭矩传感器(13)的一端传动连接,起重电机(10)的输出轴与大扭矩传感器(10‑1)的一端传动连接,扭矩传感器(13)的另一端和大扭矩传感器(10‑1)的另一端都通过离合器(11)、制动器(12)与小直径卷筒(18)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一吊索绳(5)缠绕在大直径卷筒(17)的绳槽内,第二吊索绳(20)缠绕在小直径卷筒(18)的绳槽内;气浮导轨(15)垂直安装在底座(1),配重(14)滑动安装在气浮导轨(15)上,配重(14)吊接在第二吊索绳(20)的下端上;第一吊索绳(5)切线出大直径卷筒(17)后通过滑轮(19)变向垂直吊接待测工件平台(21);无摩擦气缸(16)的基座安装在底座(1)上,滑轮(19)通过第一组气浮轴承(7)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无摩擦气缸(16)的活塞杆端头上的滑轮(16‑1)转动顶在大直径卷筒(17)与滑轮(19之)间的第一吊索绳(5)上,无摩擦气缸(16)用于模拟低刚度弹簧的作用;反射镜(4)安装在滑轮(19)与待测工件平台(21)之间的第一吊索绳(5)上,激光器和光检测组件(6)安装在底座(1)上,使激光器和光检测组件(6)发射出的激光能通过反射镜(4)反射回到激光器和光检测组件(6)的光检测窗口;气罐(3)安装在待测工件平台(21)的下端,待测工件(22)水平设置在球形气浮轴承(2)的上端面上,球形气浮轴承(2)的下端面设置在待测工件平台(21)上,气罐(3)为球形气浮轴承(2)供气使其悬浮;所述大直径卷筒(17)的直径大于小直径卷筒(18)的直径。所述平衡电机(9)的型号为C041;起重电机(10)的型号为C090;第一组气浮轴承(7)中和第二组气浮轴承(8)中各轴承的型号为S304002;扭矩传感器(13)的型号为T20WN;大扭矩传感器10‑1的型号为LDN‑08D‑2000Nm;所述无摩擦气缸(16)的型号为SCSA6378S0+KTC‑1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林,未经杨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7844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状物料灌装振实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扑翼飞行升力的翅膀扭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