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荧光分子荧光增强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2958.1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7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林;孙俊;孙迎辉;谭昌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荧光分子荧光增强器件,它包括基底、组装在所述基底任一表面的多个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底表面且覆盖所述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的高分子涂层,所述高分子涂层的厚度为40~90nm,所述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的厚度为20~50nm。本发明微型荧光分子荧光增强器件,一方面在基底任一表面平铺富含自由电子的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并在基底表面形成可以覆盖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的高分子涂层,另一方面精确控制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和高分子涂层的厚度,这样能够荧光分子的荧光增强,可靠性和重复性较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荧光 分子 增强 器件 | ||
【主权项】:
1.一种微型荧光分子荧光增强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底(1)、组装在所述基底(1)任一表面的多个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3)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底(1)表面且覆盖所述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3)的高分子涂层(2);所述高分子涂层(2)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并且厚度为50~79nm;所述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3)为银包覆在金表面的核壳结构,呈棒状,其长度为50~500nm、厚度为20~50nm,并且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生长液的配置:将HAuCl4 溶液溶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随后加入冰水冷却的NaBH4 溶液,搅拌2~3 分钟形成种子生长液;(b)Au 棒的合成:再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向其中依次加入HAuCl4 溶液、AgNO3 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搅拌至混合溶液呈无色后加入所述种子生长液,再搅拌2~5分钟,静置6~10 小时后离心得Au 棒;(c)Au@Ag 复合纳米棒分散液的合成:将所述Au 棒分散或溶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中,随后向其中依次加入AgNO3 溶液、抗坏血酸溶液,置于50~80℃保持2~5小时得Au@Ag 复合纳米棒分散液;(d)基底修饰:将Si 或SiO2 片表面清洗干净后置于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于150~180℃加热0.5~1 小时后取出洗净,向其任一表面上滴加(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置于真空度≤4.1×10-1 Pa 的条件下5~10 分钟;(e)Au@Ag复合纳米棒的组装:将所述Au@Ag复合纳米棒分散液稀释至少5倍,随后将修饰后的所述基底放入稀释后的溶液中浸泡3~10小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f)旋涂PMMA:在经步骤(e)处理后的基底表面旋涂PMMA 膜,置于150~200℃退火2~5分钟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29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