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3901.5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马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沉淀区、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和二次沉淀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出口管相互错开相对设置的结构有利于污水在初步沉淀区内形成对流,起到混合搅拌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得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且不需要提供额外动力,环保高效。(2)污水在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中处理时经挡板a上端的回流缝流回初步沉淀区,从而使得污水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中,充分进行反应。(3)曝气管装置中分支管上均匀排布喷气头,且喷气头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该结构有助于为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提供氧气,确保微生物的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卧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步沉淀区、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和二次沉淀区;所述初步沉淀区内设有进水管道(1),分为主管(1‑1)、支管(1‑2)和相对设置在支管(1‑2)上的出口管(1‑3),排空管(2)设于初步沉淀区底部;所述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与初步沉淀区通过挡板a(3)隔开,并于底部相通,该区内嵌入爆气管装置(5),分为主进气管(5‑1)、分支管(5‑2)和在其上均匀排布的喷气头(5‑3),其中主进气管(5‑1)与空气管(4)连通;组合填料装置(6)固定连接于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内;所述二次沉淀区通过上端开有缝隙的挡板b(13)与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反应区连通,在池壁(8)侧面设有出水管(7),底部设有排泥管(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139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