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4087.9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亚;王晓强;王丹;杜鹃;王伯宇;李筱婵;辛永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次预处理;(2)第一次阳极氧化反应;(3)第二次预处理;(4)第二次阳极氧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阳极氧化反应过程,控制优选的工艺参数,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纳米管排列规则、结构完整、表面形貌优异,所得纳米管大小均匀,管长较长,管径较大,壁厚均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控制,节约反应时间,减少成本;避免了纳米管顶端倒伏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纳米 阵列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次预处理:将钛片依次放入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每次清洗时间为10~20min,随后取出,60℃烘干备用;(2)第一次阳极氧化反应:将预处理后的钛片放入电解池中作为阳极,镍片作为阴极,电解液为含有0.3wt%~0.6wt%的NH4F和2vol%~6vol%的水的乙二醇溶液,通电,在30~70V电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反应,氧化时间为0.5h~2.5h,电解液温度为10~50℃;(3)第二次预处理:将第一次阳极氧化后的钛片从电解池中取出,置于1mol/L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5~15min,再置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2~3min,自然干燥;自然干燥后,将钛片放入电阻炉中550℃~650℃下热处理0.5~2小时,备用;(4)第二次阳极氧化反应:将第二次预处理后的钛片放入电解池中作为阳极,镍片作为阴极,再次通电进行阳极氧化反应,电解液为含有0.3wt%~0.6wt%的NH4F和2vol%~6vol%的水的乙二醇溶液,氧化电压为30~70V,氧化时间为0.5h~2h,电解液温度为10~50℃,反应结束后,取出钛片在40w下超声震荡3分钟,随后取出钛片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2~5min,空气中自然干燥,随后将钛片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即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450~500℃,保温1.5~2.5h后,随炉自然冷却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140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操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铝基材导体母线槽的表面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