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态杨氏模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9837.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保;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态杨氏模量测量方法,属于杨氏模量静态测量领域。本发明根据有限元理论中载荷、位移、刚度矩阵之间的理论关系,推导基于有限元的杨氏模量静态测量公式。本发明无需使用专用设备和试件进行测量,只需通过常用的位移测试仪器即可测试杨氏模量,可有效的降低测试成本;本发明基于有限元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测量材料实际工况下的杨氏模量,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能够对复杂结构试件进行测量,可适用于任意工程结构的现场杨氏模量测试,为选材提供依据;基于有限元理论,其测量误差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杨氏模量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静态杨氏模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有限元理论中载荷、位移、刚度矩阵之间的理论关系,推导基于有限元的杨氏模量静态测量公式;首先,假设试件1、2为结构、网格类型及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载荷完全相同,材料各项同性,仅杨氏模量不同的两个试件,其中试件1的杨氏模量未知,无法计算位移,故试件1通过静态位移实验获取位移量;然后,试件2在有限元软件中设置环境参数与静态实验相同的,建立与静态实验一致的有限元模型,并假定杨氏模量的值,进行有限元求解,找到与测量点对应点的位移量;将、、带入得到试件1的杨氏模量;获得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假设试件1、2为结构、网格类型及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载荷完全相同,材料各项同性,仅杨氏模量不同的两个试件,根据有限元理论,载荷与位移的关系: (1)式中:为载荷;为总体刚度矩阵;为位移;可得出试件1、2载荷与位移的关系: (2)式中:为试件1的总体刚度矩阵;为试件2的总体刚度矩阵;为试件1的位移;为试件2的位移;试件1、2载荷相同,由式(2)可得试件1、2中总体刚度矩阵与位移的关系为: (3)然后,根据有限元理论中,各项同性材料的刚度矩阵与杨氏模量成线性关系即: (4)式中:为总体刚度矩阵;为杨氏模量;为单位杨氏模量的总体刚度矩阵;由式(4)试件1、2的总体刚度矩阵可表示为: (5)式中:为试件1的杨氏模量;为试件2的杨氏模量;为试件1的单位杨氏模量的总刚度矩阵;为试件2的单位杨氏模量的总刚度矩阵;将式(5)带入式(3)可得: (6)由于试件1、2结构、网格类型及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均相同,因此根据有限元理论单位杨氏模量的总体刚度矩阵相同,即: (7)将式(7)带入式(6)可得: (8)位移向量线性相关,根据线性代数理论,则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同样满足线性关系,即: (9)式中:为试件1上i点的位移量;为试件2上i点的位移量;获取、和试件2的杨氏模量,便可得到试件1的杨氏模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398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热式电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托盘式桥架水平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