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竹胚乳培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6151.8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玲;顾小平;岳晋军;吴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胚乳培养的方法,它是通过对毛竹未成熟胚乳进行适宜消毒后,首先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继而在分化培养基上形成再生植株,最后经壮苗培养、炼苗后移栽成活。本发明解决了毛竹胚乳培养的技术难题,为实现毛竹的倍性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他竹类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竹 胚乳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胚乳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外植体的制备和消毒,外植体接种及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成苗,以及壮苗、炼苗和移栽过程,具体步骤如下:(1)外植体的制备和消毒:对开花毛竹进行人工授粉,于授粉后30‑40d取发育饱满的种子,放入存有冰袋的保温箱中冷藏,运至实验室,用4℃预冷的75%乙醇消毒1min;然后用4℃预冷的0.2%的次氯酸钠消毒20‑25min,期间不断振荡;最后用4℃预冷的无菌水冲洗5‑7遍,用无菌纸吸干表面水分,备用;(2)外植体接种及愈伤组织诱导:取消毒好的外植体,用镊子小心地剥去内外稃片,然后用镊子轻轻挤压种胚使胚乳挤出,将胚乳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于4℃冰箱中过夜,次日置于26℃暗培养10‑20d使胚乳上形成愈伤组织,每20‑30d将愈伤组织在相同培养基上继代一次;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5mg/L的2,4‑D、0.3‑1.0mg/L的ZT、500mg/L的脯氨酸、500mg/L的谷氨酰胺、300mg/L的水解酪蛋白、15g/L的葡萄糖、20g/L的蔗糖、10g/L的麦芽糖、8g/L的琼脂粉,灭菌前调整pH=5.8;(3)愈伤组织的分化:将胚乳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26℃光培养20‑30d,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000‑1500lux,部分愈伤组织分化成苗,形成再生植株;分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5‑2.0mg/L的ZT、0.5‑2.0mg/L的IBA、0.5‑2.0mg/L的NAA、30g/L的麦芽糖、8g/L的琼脂:(4)壮苗、炼苗和移栽:将再生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30‑40d,开瓶炼苗5‑10d,取出小苗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根部,然后将小苗栽植到灭菌的介质中,遮阴散射光培养一个月后,幼苗成活;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4mg/L的NAA、0.2‑0.5mg/L的TDZ、8g/L的琼脂、30g/L的蔗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661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