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豌豆粉丝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7106.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9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朝;李宗文;刘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43300 甘肃省定西***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豌豆粉丝生产工艺,其步骤是淀粉原料经预热加温 打糊 搅拌和面 真空排气漏丝成型 熟制拉丝 冷却输送 切割理粉 冷冻脱水 热风烘干 常温回质 检验转序包装入库。本发明生产的粉丝条型匀细、韧性更强,适口性更好,洁白透亮、爽滑劲道,食用方便、快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粉丝生产工艺 豌豆 包装入库 淀粉原料 冷冻脱水 热风烘干 食用方便 真空排气 适口性 预热 粉丝 打糊 回质 加温 拉丝 熟制 条型 成型 和面 冷却 切割 检验 生产 | ||
【主权项】:
一种豌豆粉丝生产工艺,其步骤是:a.预热加温 将淀粉原料送入40~60℃加温室内,加温12~16小时,其中豌豆淀粉以40℃加温12~14小时;马铃薯淀粉以40℃加温12小时,再提升温度到60℃,加温4小时;b.打糊 打糊马铃薯淀粉用量为豌豆淀粉的5~7%,按每次拌面300公斤豌豆淀粉计算,马铃薯淀粉打糊用量应在15~21公斤之间,马铃薯淀粉打糊用水比例为马铃薯淀粉的3倍, 马铃薯淀粉打糊实际用水量应控制在45~63公斤;为提升粉糊的粘性;将淀粉加入打糊盆并加水搅匀,再通入蒸汽升温90℃‑95℃糊化;开启搅拌搅动使糊化均匀,待完全糊化成糊状后关闭蒸汽,继续搅动降温到70~75℃待用;c.搅拌和面 先投入250公斤、温度达40℃豌豆淀粉,开启搅拌,再边搅拌边加60‑84公斤马铃薯淀粉糊,待搅拌5 分钟后,再加入温度达50℃马铃薯淀粉50公斤合并搅拌,拌面中用50~55℃的2公斤温水调整淀粉面软硬度,面子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70转/分搅拌12‑15分钟,低于12分钟,漏出的粉丝断条率高;高于15分钟,漏出的粉丝筋度下降;d.真空处理 真空度为‑0.075Mpa~‑0.080Mpa,排出已搅拌面子中的空气,获得1600公斤/m3高密度淀粉面子,淀粉面子筋值在40‑45%;e.漏丝成型 漏丝瓢为锥台型,漏丝瓢锥台高为30~40㎝,底部开梅花形小孔,小孔直径为¢8.5㎜‑¢9.6㎜,漏丝瓢小孔总数量控制在900~1000孔之间;漏丝成型受机械搅拌的作用力下降至熟制容器内;f.熟制拉丝 将成型丝条经95℃‑98℃煮熟后,通过熟制容器内配装的网带以40~45m/分钟拖出;熟制容器为8m×0.8m×0.7m长方形水槽,槽内通入蒸汽管道加温;槽内95℃‑98℃温度;漏丝瓢锥台与熟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控制在30~35㎝,保持丝径在0.7mm~0.8mm;g.冷却输送 输送网带的速度一般控制在40~45m/分钟, 粉丝经网带输送中要喷洒水温在12℃以下、流量为0.85‑1.00吨/分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水压在0.20~0.25MPa;丝条自身温度接近冷却水温为宜;h.切割理粉 将冷却之后的湿粉丝切割成长度为140‑180㎝,并整理挂杆;在粉案墩粉丝二下,使粉丝达到松散,在粉案停放一分钟;转挂到推粉车上,并以20~25cm的距离均匀摊开,以便进行降温;i.冷冻脱水 在‑12℃~‑13℃值下,经过18‑22小时的冷冻方式排出水分;粉丝呈冰块状,冷冻结束,冰块状的粉丝脱冰采取冷水喷淋或浸泡方式进行消冰,时间为6~8小时;j.热风烘干 烘干用蒸汽量为0.3~0.4MPa,热风温度以表值为60℃;k.常温回质 烘干的粉丝自然降温冷却,散失水分,自然降温需7‑10天时间; l.检验转序及包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071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