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敏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788.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刘惠玲;韩明娟;李峻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58 | 分类号: | A61K47/58;A61K41/00;A61K9/5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敏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囊壁为交替包覆的正性聚电解质层和负性电解质层交替,所述正性聚电解质层中偶联有荧光素分子和光敏物质分子;所述光敏微胶囊囊壁中,荧光素分子与光敏物质分子距离≤10nm。所述光敏微胶囊用作双光子激发的光动力治疗。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核心物质上交替组装正性聚电解质和负性聚电解质;所述正性聚电解质为分别偶联有荧光素的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和偶联有光敏物质的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的混合物;(II)加入除核剂去除核心物质,得到光敏微胶囊。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敏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双光子激发的光敏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囊壁为交替包覆的正性聚电解质层和负性电解质层,所述正性聚电解质层中偶联有荧光素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和光敏物质分子孟加拉红;所述光敏微胶囊囊壁中,荧光素分子与光敏物质分子距离≤10nm;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I)在核心物质上交替组装正性聚电解质和负性聚电解质:(1a)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碳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后透析,得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1b)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2‑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中,加入光敏物质孟加拉红与官能团活化剂,偶联后透析,得到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1c)将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和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混合,得到第三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即正性聚电解质;所述官能团活化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II)加入除核剂去除核心物质,得到光敏微胶囊;所述负性电解质层为聚苯乙烯磺酸钠;步骤(I)所述“组装”过程为将待组装物质在相应聚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振荡吸附;所述振荡吸附时间为1~60min;所述聚电解质溶液中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2mg/mL;所述交替组装的次数为4~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37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