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886.5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程;刘宝志;尹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1406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该工艺将纯干氢气氛改用氨分解气,在不影响最终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危险系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通过钢卷装炉,炉台密封,加外罩,加热升温,并在加热之前先通入8m3/h的N2将炉内的空气排空,在8m3/h的N2保护气氛下将炉体升温到570℃,当升温到570℃后改用6m3的氨分解气进行保护20~30h,然后在升温到650℃并保温10~15h;保温结束后以15~20℃/h速度升到1130℃—1200℃发生二次再结晶;断电改用3m3/h的氨分解气保护进行冷却,到1000℃以下再换为6m3/h的N2冷却到450℃出炉。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取向硅钢 氨分解气 高温退火 保温 冷却 氨分解气保护 二次再结晶 加热升温 节能降耗 空气排空 炉体升温 危险系数 炉台 出炉 钢卷 炉内 外罩 装炉 加热 断电 密封 | ||
【主权项】:
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钢卷装炉,装炉前先对炉台利用高压空气进行清扫,将通气管内的粉尘或其它杂质吹扫干净,然后根据钢卷的卷径大小选用与之匹配的料盘和料筐,将钢卷分三层放入炉内;第二步:炉台密封,将内胆罩在装好的钢卷之上,使内胆下端的密封槽与炉台上面的密封圈吻合,用炉台上自带的螺栓将内胆和炉台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炉台底部的冷却水管内通入循环水以保证炉台和内罩的法兰盘不会高温变形;第三步:加外罩,在密封好的内胆外加外罩,外罩采用天然气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炉台使用电加热;第四步:加热升温,在加热之前先通入5—8m3/h的N2将炉内的空气排空然后进行加热;第五步:低保温阶段,在5—8m3/h的N2保护气氛下将炉体升温到530℃—570℃,当升温到530℃—570℃后改用3—6m3/h的氨分解气进行保护20~30h,然后在同样的气氛下升温到600℃—650℃并保温10~20h;在低保温阶段将氧化镁中的化合水去除,控制气氛露点在0℃以下,防止表面氧化膜中FeO和Fe2SiO4的含量增多,对以后形成的底层质量不好;第六步:高保温阶段,低保温结束后以15~20℃/h速度升到1130℃—1200℃后并用3—6m3/h的氨分解气进行保护20—25h,在此过程中发生二次再结晶,并对炉内的硅钢进行净化处理,即去除硅钢中的N、S有害杂质;在高保温阶段,升温到1000℃形成底层,此时控制气氛露点不大于‑15℃,整个升温过程使用3—6m3/h的氨分解气,升到1130~1200℃时开始转换为气氛露点低于‑60℃的氨分解气,控制流量为3—6m3/h保温20—25h进行高温净化退火,使排出的氨分解气露点不大于‑20℃;第七步:降温阶段,高保温结束后,断电改用3—6m3/h的氨分解气保护进行冷却,到1000℃以下再换为3—6m3/h的N2冷却到400—550℃出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588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